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三問獨流鎮假調料“毒瘤”!群眾急等答案

經過媒體長時間蹲點暗訪,天津市假調料“毒瘤”終於被公之於眾。在獨流鎮的一些普通民房裡,每天生產大量假冒名牌調料,雀巢、太太樂、王守義、家樂、海天、李錦記等市場知名品牌幾乎無一倖免;聚集在此的造假窩點竟然多達數十家,造假歷史竟然已經長達10餘年。

據悉,當地已組織200餘人的執法隊,對數十個村莊逐戶排查,目前已有數人因制假售假被刑事拘留。在媒體集體跟進的情況下,相信獨流鎮的“毒瘤”也很快會被剜除,但此事所暴露出的食品安全監管中的諸多漏洞會不會一併被堵住?若想真正剷除食品造假存在的土壤,首先要回答人們心中的幾個疑問。

首先,當地村民造假已經有10餘年歷史,眾多知名企業的打假人員常年在當地“奮戰”,也多次向當地相關政府部門申請處理。據稱,當地政府也曾開展過多次執法行動,因造假轉移快、現場取證難等種種現實困難,收效甚微。但為何這次在媒體暗訪曝光以後,就能以雷霆之勢迅速展開執法,短短兩日內就刑拘數人?工作制度是否還存在漏洞、是否有工作人員對執法消極怠工,都值得有關部門好好檢視。

其次,掃描“李鬼”身上的二維碼,竟然可以顯示“李逵”的身份資訊,為何這些假冒調料能夠避開常規的識別手段?這個造假的鏈條到底有多長?雖然我國尚未建立官方統一的食品安全資訊電子追溯系統,但有些大型知名企業或其他服務商已經建立了部分商品的電子查詢系統,這些假貨包裝物上的條碼,背後竟然是真貨的資訊,這些包裝物何來?網路上的真實電子資訊何來?細思極恐,事件背後有很多東西值得深挖。

最後,假冒調料已經橫行了十幾年,用瓜子廠花椒大料的下腳料做的調味粉,也許還可以算作劣質貨,但“工業鹽+自來水+色素”做的醬油卻是十足的假貨了。但頻次越來越高、覆蓋越來越廣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也沒能讓它們現形,不知是食品抽檢從來沒有抽到過這些假貨,還是抽到了也難以識破原形;不知這些假冒調料有多少已經進了廚房、上了餐桌。希望這些問題能給公眾一個明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