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加了色素的食物你還敢吃嗎?你不知道的食品真相

在多數人眼中,食物中添加的色素都是反派形象。

但是,色素真的很可怕麼?

關於色素的各種傳聞還真不少,丁當挑 2 個最流行的,問問食品學博士雲無心老師。

聽說……芬達一分鐘變雪碧?

這個前段時間風靡朋友圈的視頻,可能不少朋友都看過:

某男子把一張面巾紙放到裝有芬達汽水的玻璃杯中,迅速攪拌 1 分鐘後,芬達的顏色越來越淡,最後變成透明的「雪碧」。

是不是看起來有點神?

其實呢,這只是個很正常的色素吸附現象。

如果是橙汁、西瓜汁,也可能一樣會被吸掉顏色的。

而且,視頻中用到的「面巾紙」,也並不是普通紙,很可能是具有超強吸附性的特殊材料。

好奇的同學們,可以在家倒杯汽水用普通面巾紙試試,可能手臂都攪累了也沒什麼明顯效果。

而芬達這一類有色汽水中的確含有色素,不過添加量都在安全範圍之內,並不會危害身體健康。

聽說……人工色素會造成兒童多動症?

這其實是某些媒體的不客觀的「以訛傳訛」。

很多年前,就有人提出過「人工色素可能導致兒童多動症」的假說。但是,美國的學術界和管理部門在審查後,結論是「沒有證據支持」。

2007 年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在《柳葉刀》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這一假說再次引發關注 :

這項研究是把六種人工色素與苯甲酸鈉進行組合,測試他們對小孩子的影響。研究者認為,這些色素與苯甲酸鈉的組合,會導致小朋友們注意力下降及多動。

不過,這項研究仍然沒有得到權威機構和學術界的認可。

歐洲食品安全委員會(EFSA)在 2008 年 3 月發佈了對這項研究的審查結論。他們認為這項研究存在一些設計方面的缺陷,而且證據「非常有限」。因此,EFSA 專家組的結論是:

在合理添加的前提下,合成色素和苯甲酸鈉仍是安全的。這項研究不足以改變目前的結論 。

而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也拒絕了某些消費者組織要求「禁用人工色素」的要求,並且申明:

按照美國的現行法律,FDA 無權僅僅因為消費者的「民意」來做決策;是否禁用,必須建立在科學證據的基礎上。

答完這兩個問題後,可能大家還是有疑問:

人工色素真的安全嗎?

大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總是會對「人工」「化學方法」「合成」充滿疑慮。

食用色素的來源就分為兩種,確實也有天然的,比如用蔬菜汁來和麵,算是天然來源色素。

要進行商品化使用,就需要把色素進行提純,再對其著色能力進行「標準化」的。但在大規模工業生產中,天然色素顯然難堪大用。

天然來源色素提取成本高,價格不菲,往往還不夠穩定,在食品的加工和保存中容易褪色。

要等顏色褪得亂七八糟的,你肯定就不吃了。簡單比比就知道,人工合成的色素顯然具有更大的優勢。

所以經過嚴格的安全評估後,它們也就被廣泛批准使用在糖果、飲料、糕點等各種食物中了。

其實呢,被批准用於食品中的人工色素只有寥寥幾種,而且都經過了廣泛的安全性審查。

流程大概是這樣子:

先通過動物實驗,找到不產生任何健康危害的劑量,再除以保護係數(一般是 100 倍),作為對人體安全的劑量,並以此作為依據,制定限量標準。

這其中已經考慮了終身、每天、大量攝入的情況,只要是按規定使用的色素,不會影響健康。

不用糾結食物中的色素

美國曾對居民的人工色素攝入量進行過評估,結論是:

美國人平均攝入量遠遠低於安全上限。即使是攝入量達到全民平均值的 10 倍,也還是大大低於安全上限 。

而絕大部分中國居民,平時吃加工食品的量比美國人更少,完全不用擔心食物中色素的安全性。

而且,人們吃東西,並不僅僅考慮營養和安全,它更是一種感官體驗和生活享受。中國人評價食物時總是說「色香味俱佳」,色甚至排在第一。

試想一下,如果不使用色素,食品櫃裡那些繽紛誘人的冰淇淋、蛋糕甜點會變得多麼乏味,而很多人都愛喝的飲料,看上去就像一杯白開水。

所以,作為消費者,對於按國家標準添加了色素的合格食品,不管是天然來源色素還是人工合成色素,都是安全的,無須糾結。

我們更需要考慮的,是食品的營養組成、加工工藝、風味口感,價格以及食物帶來的愉悅感。

責任編輯:付婷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轉載請注明來源

投稿郵箱:doctor@dx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