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兩類人最該護好腳

人類從直立行走開始,雙腳就扮演著重要角色——支撐全身力量。本期,我就為大家講講足部的保健知識,以及兩類人最該護好腳。

兩類人最該護好腳

年齡增長,腳會變寬

人的腳就好比樹的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腳會發生改變:一是變得更寬、更長了。實際表現為,足弓較年輕時更扁平,腳的脂 肪墊發生萎縮。這會導致老年人在走路、跑步時,腳部的骨頭直接與地面撞擊,容易引起腳後跟損傷;二是腳和踝關節不靈活,變得僵硬,不像年輕時那麼柔軟了, 容易扭傷;三是骨質疏鬆。老年人骨骼中的礦物質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骨膠質、骨蛋白遭到破壞,導致骨骼不像年輕時那麼“堅強”了,受到撞擊、跌倒時容易 發生斷裂、骨折。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想護好腳,一定要選擇一雙適合的鞋。首先要根據腳的形狀選鞋,買鞋時充分試穿,以保證腳的舒適度,如果穿上就難受,走路就會更不 舒服。另外,還要考慮用途,如果參加慢跑,可選承托力好的慢跑鞋。建議老年人鞋裡最好墊個透氣、舒適、防滑的鞋墊,比如仿鹿皮、棉布、毛氈等普通用途的鞋 墊就可以。因為,有些老年人存在血液迴圈不暢、下肢靜脈栓塞等問題,走路時間長了容易腳部浮腫,當感到腳部發脹、鞋擠腳時,可以將鞋墊取出。

糖尿病人定期查腳

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約1.26億,通常患者在發病5~8年後會陸續出現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糖尿病足就是其中之一,重者甚至可導致截肢。糖尿病患者必須加強自身足部健康管理,定期到醫院檢查。

生活中,患者應注重自行檢查,包括是否有潰瘍、變色、老繭及溫度感覺異常等。由於患者腳部感覺不靈敏,泡腳的水溫過高會導致皮膚破損。泡腳前要用手或 溫度計測下水溫,最好別超過40℃。洗腳後,要把腳趾間擦乾淨。剪趾甲要小心,不要剪破皮膚,不要剪靠近兩側皮膚部位的趾甲,以免趾甲向內生長。還有就是 穿鞋前,先用手摸摸裡邊是否有異物,以免硬物硌傷皮膚。

腳疼三天應去就醫

不少人覺得腳疼是小病,可能是走路、站立時間長了引起的,緩兩天就好了。一些腳部疼痛,特別是持續幾天甚至幾周的,很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徵兆,千萬不能忽略。在這裡,我教大家兩個簡單的方法可以進行初步判斷。

第一,看腳上有沒有磨出來的水泡,皮膚顏色是否發紅。如果小指和拇指的骨突出部位發紅,說明腳鬆弛、變寬了,鞋穿起來會擠腳;看是否有腳病,如雞眼、 繭子等。由於腳局部的骨頭負重增加,人體出於自我保護,會形成厚厚的角化層保護皮膚。局部皮膚突出、受力較大,就容易引起腳疼。第二,測感覺。可以雙腳對 比,先按壓正常的一側,感受一下什麼是“正常”,再按壓疼痛一側;也可以對比患側與手部的感覺有何不同,以確定疼痛是否正常。

最後提醒大家,如果疼了一天,第二天就不疼了,問題可能不大。但腳疼持續三天以上,一定要儘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