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國慶假期已過去 收拾好心情 告別“節後綜合征”

翻看日曆,不知不覺悠哉的假期生活已畫上句號。假期過後,上班族或學生是否有坐立不安、精力不集中、身心疲憊,甚至吃不香、睡不著,正常生活被打亂的情況?其實,這就是所謂的“節後綜合征”。對此,營養專家和心理專家建議,對待“節後綜合征”要正確調節身心,保持平常心,合理應對。

調整作息適當運動 清淡飲食讓腸胃放鬆

假期裡,人們習慣將生活調整到特殊頻道——把工作瑣事都拋到腦後,盡情吃喝,盡情玩樂。然而,度過了愉快的假期,身心還處在放鬆的階段,“節後綜合征”開始出現。記者採訪瞭解到,上班族平時工作忙碌,國慶小長假期間徹底卸下包袱,放縱起來,通宵熬夜玩耍的不在少數,這導致小長假一結束,困倦感倍增。

西安市營養學會副主任、國家一級營養師張嫿表示,“節後綜合征”是一種正常現象,主要是因為上班族們平時生活的節奏被打亂,心理方面的不適應,導致身體上的種種不適。“調整作息,清淡飲食,放鬆心情,都可以很好地幫助避免節後綜合征的出現。”張嫿建議,首先要積極調整工作的心態,樹立近期工作的目標和計畫。在飲食方面,飲食儘量清淡,不要再吃過度油膩的東西。節後,可以每天喝一碗雜糧粥,加上水果蔬菜,讓腸胃休息放鬆。

另外,她表示,“節後綜合征”往往和節假期間睡眠過晚有關係,要注意勞逸結合,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如果感到身體特別疲勞、乏力,可以出門快走1小時,走到全身發熱,充分吸入富含氧氣的空氣,增強身體的活力。晚上睡覺,把窗簾拉嚴,燈光全部關掉,因為黑暗條件下入睡有利於褪黑激素的分泌,促進睡眠,對免疫系統有調節作用。這些方法都可以幫助身體得到放鬆,恢復活力。

老人情感較脆弱 多和遠方父母溝通

每到假期,遠方的父母盼著子女回來,而子女的離開,又讓他們經歷了從喜到悲的轉變,寂寞感在子女離家後倍增。鄭敏表示,老人的情感比較脆弱,作為子女,在這段特殊時間,要多和遠方的父母溝通。

“年輕人需要給自己的父母更多的安慰和關懷,讓老人心裡感到安定和溫暖。”西安心沁源心理中心主任鄭敏說,小長假過後,兒女們忙著調整工作和生活狀態的同時,也要多花心思關心遠方的父母。與平常相比,這段時間要特別注意,多給老人打電話,講講自己的生活,聽他們說說家裡的事情。老年人可以多到外面走走,和街坊鄰里多聊天,排解心中煩悶,轉移注意力,就不會對子女離家工作太在意。

“假期如何過得快樂並有意義,是需要我們從一開始就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和意識,讓我們以平和的心態、樂觀的思想、豁達的情感,健康合理的方式,度過每一天的美好時光。”鄭敏說,節假日不只是放鬆或娛樂,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意義,那就是有一個充分屬於自己的時間,我們可以讓自己安靜下來梳理一些思想障礙和心理困惑,迎接新的生活與挑戰。記者劉曉雲

編輯: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