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老中醫偏方 還你健康胃動力

治療胃的偏方一

小羊羔腸子適量。用法:將小羊腸浸泡、洗淨、翻開,用玉米粉外撒,翻轉羊腸,放適量油鹽,煮食。每天3次,連食1個月。

說明:此方系新疆土魯番地區牧民所獨用,對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療效顯著。所用羊腸系取自6個月左右的綿羊或山羊的十二指腸。

治療胃潰瘍的偏方二

蚤休20克,鮮豬肚1只。用法:在豬肚內塞入已用水浸透的蚤休,紮緊豬肚兩端。再加水及鹽文火慢煲,最後倒出藥渣,喝湯食肉。每隔4天用1劑,連用一月左右。

說明:該方有消腫散瘀,清熱愈瘍之功效,可加速潰瘍面癒合,在土家族民間應用較廣。

治療胃潰瘍的偏方三

韭菜白300克,鮮蜂蜜250克,鮮豬油200克。用法:將前味藥烤幹研粉,後兩味拌勻成蜜油。每次服蜜油9克加韭菜白6克,每日3次,連用1—3周。

說明:彝族民間喜用該方治療胃炎、胃潰瘍等病,具有潤護胃腸,增食欲,通之效。

治療胃潰瘍的偏方四

野蕎麥根90克,豬骨頭適量。用法:燉服,每天1劑,連服7天,此後每隔兩天服1劑,連服1—3周。

說明:該方為一位瑤醫祖傳而來,其認為對於胃潰湯效果頗佳。小編提醒:單方偏方,因人因病而宜,酌情使用。

小貼士:

作為消化性潰瘍中的一種常見類型,胃潰瘍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於其與心理精神因素密切相關。患者的精神壓力往往較大,其臨床症狀與功能性胃腸病所致的各種消化不良症狀交叉出現,故某些患者經足夠的療程的根除治療後,經過內鏡檢查證實潰瘍已癒合,但消化不良症狀緩解卻欠佳,其主要原因是患者精神負擔較重,睡眠不佳,長期以往,消化不良的症狀只會越來越嚴重,因此,治療期間患者一定積極配合,調整好心態,正所謂心病還需心來醫,解鈴還需系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