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得了淋巴瘤 治療抓住這三原則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腫瘤內科 劉衛平

很多人一提起淋巴瘤,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癌症都到了淋巴了,那就沒有什麼希望啦”,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其原因在於對淋巴瘤這種疾病並不完全清楚。癌症轉移到淋巴結在醫學上叫做淋巴結轉移癌,而原發於淋巴結或者淋巴系統的腫瘤才叫做淋巴瘤,兩者的定義是完全不一樣的。通俗來講,淋巴瘤是原來正常的淋巴結或者淋巴系統慢慢地蛻化變質,最終發生了惡變;而淋巴結轉移癌屬於鳩占鵲巢,正常的淋巴結被惡變的“敵人”佔領。因此,淋巴瘤的治療方法和治療效果跟淋巴結轉移癌也就大相徑庭。

淋巴瘤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既有傳統化療、放療等經典的治療方法,也有生物治療、靶向治療等新興的治療方法。那麼一旦得了淋巴瘤,我們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呢?其實,在淋巴瘤的治療方面應該把握一些原則,而這些原則並不是通常意義上醫生從疾病本身來把握的原則,而是需要病人自己乃至病人家屬根據自身的因素來進行掌控的。

第一,及時地進行診治。有些病人的心思特別重,得了淋巴瘤以後不是馬上到醫院進行診治,反而是天天怨聲載道,糾結於“我為什麼會得病?是不是診斷錯了?”等問題。其實這種心態屬於腫瘤相關心理學的範疇,屬於得病之後心理狀態發生改變的正常反應結果。儘管如此,一旦明確診斷為淋巴瘤,那麼就應該克服這種不願承認的心態,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

第二,必須要進行規範的治療,千萬不要相信旁門左道。有些人固執地認為淋巴瘤的化療和放療都是對人體的摧殘,吃點“調理身體”的偏方秘方同樣能治病。其實,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來,吃偏方的行為極其不可取,一方面療效不確切,尤其是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故意吹噓偏方的神奇療效,那些事根本經不起時間的檢驗;有一個強有力的證據就是,我國癌症病人的5年生存率為36.9%;而美國人從來不吃偏方秘方,他們的5年生存率卻高達80%以上。另一方面偏方的毒性也不可預估,其中的成分很有可能會對肝臟和腎臟等器官造成嚴重的損害,我們要時刻牢記“是藥三分毒”這句話。

第三,選擇性價比最高的治療方案。淋巴瘤的治療方案五花八門,每一種治療方案的花費也千差萬別。以化療為例,既有幾百塊幾千塊一次的“普通版”方案,也有動輒上萬甚至是幾十萬的“豪華版”方案。淋巴瘤病人以及家屬在得病的初期,由於對疾病的恐懼導致驚慌失措,再加上對疾病本身的認識不足,有的時候會做成不合情理的舉動,比如去賣房子賣地以支付“豪華版”的治療費用,殊不知這些“豪華版”方案的有效率可能也就是比“普通版”高幾個百分點,不會對治療結果有根本性的逆轉,最終弄得“人沒了,家也沒了”。因此,我們在選擇治療方案的時候,應該認真跟主管的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詳細瞭解每一種方案的治療效果和花費情況,然後根據自身的病情以及家庭的經濟情況,選擇出對自己而言性價比最高的那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