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兒童濕氣重如何調理

濕氣,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體內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濕氣,不分男女老少。其中寶寶體內有濕氣主要表現在食欲不振、腸胃不適引起消化不良、大便粘稠等。那麼如何調理兒童體內濕氣呢?如:推拿法或是通過飲食調節。本文具體介紹下如何調理兒童體內濕氣的問題。

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運化”而使“水濕內停”;且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濕的入侵,外濕也常困阻脾胃使濕從內生,所以兩者是既獨立又關聯的。那麼要是寶寶濕氣重怎麼調理呢?

持續的陰雨天,是各種黴菌、蟎蟲等微生物繁殖最為猖獗的時期,一些氣虛多痰的人就更容易引發哮喘疾病。春天濕氣加重,是兒童患病的多發季節。兒童發病的病種大多以呼吸道感染為主,包括感冒、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腹痛、吐瀉等。此外兒童不節制食用水果,吃了容易黴變的食物或不講究合理營養搭配,這些都是導致兒童“濕症”病的主要原因。

應對濕邪有良方,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常通風,多抽濕。祛外濕,不要久居潮濕之地,儘量不要到外面潮濕的地方勞作。濕氣大、陰雨天時不要常開窗,但最好仍保持通風。注意室內的抽風和抽濕。即使衣服難幹也不要勉強穿不幹的衣服。注意保暖,不要受涼。

通過運動推動體內濕氣運行,達到化濕的效果。因為小孩喜歡跳來跳去,出汗機會多,對排濕作用大。

預防濕症要從生活習慣的改變開始,在飲食上,兒童要少吃冷食、甜食,少飲酒,少吃油膩食品,多吃溫熱的食物,減少濕病之源;大人在做菜的時候,可以適當放些姜片,姜是溫性食物,有祛寒化痰的功效;也可以適當吃些佛手瓜、木瓜、冬瓜、苦瓜、紅小豆類食物,對預防濕症有很大幫助。

脾胃濕則容易引起過敏,濕困脾胃,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蝦、蟹等濕滯的海鮮,此時應適當少吃,況且這些高蛋白食物難消化,過多進食也會增加脾胃負擔。

最後一點是,潮濕悶熱的天氣容易滋生細菌,要注意兒童平時的飲食衛生,不吃黴變食物;水果要洗淨、消毒後食用,對於楊梅、桃子等時令鮮果要適量取食,不要暴食,也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多吃健脾胃、祛濕食物,適當溫補,讓濕氣隨大小便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