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腦梗偏癱患者的護理措施是什麼?

腦梗在醫學上又稱為缺血性腦卒中,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的血液迴圈出現了障礙,導致人的大腦缺血,大腦缺血同樣會缺氧,時間長了的話,大腦的一些組織就會壞死,這會導致出現很多全身性的症狀,比如有的患者會出現偏癱,那麼針對這種病人,平時應該怎麼護理呢?

一、腦梗塞急性發作時的護理措施

對輕型腦梗塞病人可讓其平臥,頭高30°左右,並盡可能將病人在1-2小時內送至附近的市級醫院。如病人已出現意識障礙、嘔吐等症狀,可將頭側向一邊,以免嘔吐物誤吸入肺;應保持呼吸通暢。

二、在醫院和醫生的配合護理措施

1、腦梗塞偏癱護理措施

腦梗塞病人多半肥胖、有些還合併有糖尿病,如發生了偏癱,局部神經營養障礙,壓迫過久會引起皮膚破潰形成褥瘡。一旦發生可能因感染發熱而加重腦血管病,嚴重者還可引發敗血症而致病人死亡。所以,應注意定時給病人翻身、拍背,用溫水將皮膚擦洗乾淨,並輕輕按摩被壓過的部位,尤其是骨骼較突出的部位,如脊柱、骶尾部等。翻身的頻率一般在2小時左右。有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要勤換尿布,每次便後應用溫水清洗乾淨,擦乾並撲上爽身粉。

2、吞咽困難護理措施

腦梗塞急性發作期病人如果出現意識障礙吞咽困難的症狀,則需要鼻飼飲食,即通過鼻孔將一根膠管插入胃內,將米湯、牛奶、菜汁等食物用注射器注入胃中,以保證足夠的營養。同樣可將口服藥物從胃管中注入。注意所注入的食物及藥物一定不能有大的顆粒,以免堵塞胃管。

3、注意觀察病情變化,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護人員

腦梗死病人如果堵塞的血管較大,腦組織壞死的面積大,腦水腫明顯時,可能逐漸出現嗜睡,即叫他能醒,不叫立即又入睡,嚴重者可進入昏迷。護士要注意觀察病人癱瘓肢體力量是否逐漸變小甚至完全不能活動,精神狀態如何,如發現病人嗜睡、精神萎靡,要立即通知醫生。同時,對危重病人要記錄每天進食進水的量、尿量等,以便醫生參考。

4、早期幫助病人活動癱瘓肢體、促進康復

發病第二天如果病情平穩即可開始做肢體的被動運動,即幫助病人癱瘓肢體進行伸屈活動,防止肢體攣縮變形。

不活動時應使病人癱瘓肢體處於抗痙攣體位,即仰臥時患側上肢放在一枕頭上,使之稍呈外展、外旋,肘關節微屈曲,腕關節稍背伸,手握一適當大小的圓柱物體,如手紙卷。墊起背部,使之向前向上;下肢外側臀部墊起使之髖關節內收,骨盆前挺,膝關節下墊一軟枕頭使膝關節屈曲,踝關節應保持90°,以防止足下垂,可讓病人足頂在床或牆上或自製夾板。仰臥時頭高30°為宜,不可過高。側位時應盡可能採取癱瘓肢體在上的體位,在胸前及下肢前各放置一枕頭,上肢伸展、下肢屈曲放在枕上。

5、腦梗塞情緒變化護理措施

腦梗塞患者從正常人突然喪失活動及語言能力,以至喪失生活自理及工作能力,在感情上難以承受,故常出現抑鬱、焦慮等情緒變化,喜怒無常,甚至人格改變。護士應安慰鼓勵病人配合治療及康復鍛煉,儘量避免讓病人情緒激動。

三、腦梗塞康復護理措施和治療

1、科學用藥,預防復發

腦梗塞屬於高復發性的慢性腦血管意外疾病,腦梗塞病人出院後仍需按醫生囑咐堅持服藥,控制好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動脈硬化的基礎病變,並定期到醫院複查。

2、日常生活訓練

患者除了要儘早、正規地訓練患肢,還應注意開發健肢的潛能。右側偏癱而平時又習慣使用右手的腦梗塞患者,此時要訓練左手做事。衣服要做得寬鬆柔軟,可根據特殊需要縫製特殊樣式,如可在患肢袖子上裝拉鎖以便測量血壓。穿衣時先穿癱瘓側,後穿健側;脫衣時先脫健側,後脫患側。

3、儘早、積極地開始康復治療

腦梗死形成後會留下許多後遺症,如偏癱、失語、頭暈頭痛等,多數通過積極、科學的綜合康復治療,大部分病人可以達到生活自理。康復宜早進行。病後六個月內是康復的最佳時機,半年以後由於已發生肌肉萎縮及關節攣縮,康復的困難較大,但同樣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4、有效調整情緒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此話用在腦血管病人身上更貼切。應告知家屬注意病人情緒變化,必要時使用抗抑鬱劑,緩解抑鬱焦慮等不良情緒。

5、腦梗塞後遺症的功能恢復護理措施

(1)語言障礙語言障礙的腦梗塞病人情緒多焦躁、痛苦。醫護人員要多接觸病人,瞭解病人痛苦,讓病人保持心情舒暢,消除緊張心理。必須儘早地誘導和鼓勵患者說話,耐心糾正發音,從簡到繁,如“e”、“啊”、“歌”等,反復練習堅持不懈。並配合針刺啞門、通裡、廉泉等穴,這利於促進語言功能的改善和恢復。

(2)肢體功能障礙要注意將癱瘓肢體置放功能位置,以防止肢體發生攣縮畸形,多採用仰臥位和側臥位。在病人病情穩定情況下,指導和輔助其進行功能鍛煉,從簡單的屈伸開始,要求活動充分,合理適度,避免損傷肌肉和關節,每天2-4次,每次5-30分鐘。按摩患側肢體,針刺曲池、合穀、足三裡等。幫病人經常用熱水(可放入紅花、艾葉)浸泡患側肢體,促進其血液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