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心衰腎衰病人晚期症狀

對於腎衰竭的患者來說,到了晚期往往會出現一些併發症,出現心衰的可能性也比較大,所以說對於這樣的患者來說,到了晚期的症狀也是比較明顯的,往往會導致合併呼吸道感染,也就是說患者常常因為一些風寒的影響,就會導致比較嚴重的情況,容易導致惡性循環,對於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

心衰腎衰病人晚期症狀

心力衰竭患者經常合併呼吸道感染,特別是在流感期間。而臨床上發熱、白細胞增多等感染徵象常不明顯,肺部感染與左心室衰竭可互相加重,咳嗽、咳痰、哮喘常為兩者所共有。合併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顫動常突然誘發心力衰竭,甚至肺水腫,心力衰竭時由於心房壓力升高又可誘發心房顫動,二者常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

如若那些廢物不能從人體內被腎臟排出體外,將會隨著血液周遊人體各處,一旦進入消化道後,胃腸黏膜受到刺激便引起厭食、上腹不適,噁心、嘔吐、腹瀉,口腔黏膜也會發生潰爛,病人嘴裡甚至會有尿臊味。

如果廢物一旦經呼吸道排出,可導致尿毒性支氣管炎、胸膜炎、肺炎等發生。如果這些廢物進入到心血管系統,則會出現高血壓、心力衰竭、心包炎等症狀,其中心包膜受到尿素刺激後可引起尿毒性心包炎。

此外廢物若經皮膚汗腺排出,病人的皮膚上也會出現尿毒霜。尤為嚴重的是,毒性物質侵害神經系統,可使病人出現精神萎靡、疲乏無力、四肢麻木、記憶力減退、皮膚瘙癢、頭暈頭痛,更有嚴重者會出現嗜睡或煩躁不安、抽搐、驚厥、昏迷等症狀,稍有不慎帶來的將是生命危險。

心衰家庭護理方法

一、減少誘因感染是誘發心衰的常見原因,一些體弱病人感染時症狀不典型,體溫不是很高,僅表現為食欲不振、倦怠等,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預防心衰發生。

二、合理用饕應嚴格按醫囑用饕,切忌自作主張更改或停用饕物,以免發生嚴重後果。並應熟悉常用饕物的毒副作用,這樣有利於不良反應的早發現、早就醫、早處理。

三、合理休息休息是減輕心臟負擔的重要方法,可使機體耗氧明顯減少,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時應臥床休息,待心功能好轉後應下床做一些氣功、散步、太極拳等活動,但要掌握活動量,當出現脈搏>110次/min,或比休息時加快20次/min,有氣急、心慌、心絞痛發作或異搏感時,應停止活動並休息。

四、合理飲食飲食在心功能不全的康復中占重要地位,其原則為低鈉、低熱量、清淡易消化,足量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無機鹽,適量禁煙、脂肪,酒。還應少食多餐,因飽餐可誘發或加重心衰。

五、皮膚護理慢性心衰患者常被迫採取右側臥位,所以應加強右側骨隆突處皮膚的護理,預防褥瘡。可為患者定時翻身、按摩,護理動作應輕柔,防止皮膚擦傷。對水腫嚴重者的皮膚更應加強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