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蠶豆病要怎麼治療

得了蠶豆病,要及時進行良好的治療,蠶豆病的治療方法是比較多的,最主要的就是西醫治療和中醫治療,在發病比較嚴重的時候,要及時採用西醫治療,蠶豆病最常見的就是出現急性溶血的時候,要及時進行輸血治療,另外腎上腺皮質激素,能夠達到很好的免疫抑制的作用,能較及時的糾正患者的酸中毒,及時補充身體的體液。

蠶豆病要怎麼治療

一、西醫對蠶豆病的治療:

1、輸血:本病為急性溶血,且貧血嚴重,輸血或輸濃集紅細胞是最有效的治療措施。嚴重者可反復輸血。但對血液來源應行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快速篩選檢查,以避免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者供血,使患者發生第二次溶血。

2、腎上腺皮質激素:主要是免疫抑制作用,應爭取早期,大量,短程用藥。

3、糾正酸中毒:蠶豆病溶血期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嚴重者單純輸血無效,應積極糾正,這是搶救危重患者的關鍵措施。

4、補液:應多飲水或輸入液體,以改善微循環,維持有效血循環,促進腎臟排酸及排血紅蛋白尿功能,但應防止急性腎功能衰竭。併發急性腎功能衰竭時,應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5、對症處理:蠶豆病如合併感染可加重溶血,高熱、缺氧和心率加快可出現心力衰竭等,故應積極處理併發症,避免使用對腎臟有損害作用的藥物。

二、中醫對蠶豆病治療:

症狀:身目黃色鮮明,發熱口渴,心煩不寧,噁心嘔吐,脘腹脹滿,納呆食少,大便秘結,小便短赤或呈醬油色尿,舌質紅,苔黃膩或黃糙,脈弦數或滑數。

病機:食蠶豆後,中毒較重,毒入營血,血毒相搏,毒重血旺,則高熱;毒熱傷及肝膽,而使肝膽失於疏泄,以致膽汁不循常道而泛於肌膚發為黃疸;因熱為陽邪,熱重於濕,則身目黃色鮮明;熱邪內盛,灼傷津液,則口渴;濕熱蘊結中焦,運化失常,則納呆食少;胃失和降,濁氣上犯,則噁心嘔吐,心煩不寧;胃腑熱盛,腑氣不通,則脘腹脹滿,大便秘結;濕熱下注,邪擾膀胱,氣化失利,則小便短赤或呈醬油色尿;舌質紅,苔黃膩或黃糙,脈弦數或滑數,此濕熱蘊結之象。

治法:清熱解毒,利濕退黃。

方藥:方用茵陳五苓散加減。藥用茵陳15克、豬苓12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白術12克、黃芩15克、梔子12克、板藍根18克、郁金10克、甘草6克。

加減:大便秘結,加大黃、枳實;嘔吐嚴重,加半夏、竹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