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食管炎怎樣才能治好

食管炎也就是食道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一般情況下具有刺激性的食物更容易導致食管炎病發,例如烈酒、過燙的食品、飲料和某些藥物等。食管炎患者中大部分都是因為胃酸反流導致的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炎患者通常表現為心口灼熱、吞咽疼痛等,患者食欲會因疼痛感而受到影響,長期下去對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威脅。

一、症狀

食道炎其症狀主要是以吞咽疼痛、困難、心口灼熱及胸骨後疼痛居多,當食道炎嚴重時可引起食道痙攣 ? 食道炎穴位治療圖及食道狹窄。當食道下端因發炎導致粘膜變性繼而長出胃的柱狀上皮細胞時叫做巴羅氏食道,此為食道癌之前身,必須長期追蹤其變化。一般食道炎之出血較輕微,但也可能引起吐血或解瀝青便。

正常情況下,胃酸是不會反流到食道的,食道下半段有一處高壓區,阻擋胃酸向食道反流,如果賁門因故變松,高壓區的壓力會下降甚至消失,胃酸、膽汁就會反流到食道,對食道粘膜刺激強烈,引發食道炎。餐後平躺,進食過量,甜食或油膩食物吃得太多都會引起胃裡的東西向食道反流。

當感到“燒心”,或“心口疼“,喝熱水或吃刺激性食物時胸骨後痛感明顯,都是食道炎的症狀。還有吞咽食物感到發噎,是由於食道水腫,食道內變窄或食道壁因炎症刺激而發生痙攣性收縮所致。食道炎應及時診治,不然會惡化以至於發生食道粘膜潰瘍,還會嘔血或便血。

二、食管炎怎樣才能治好

反流性食道炎是因食道與胃連接部防反流機構障礙而引起的胃或腸內容物反流入食道,從而引起食管炎症的病變。中醫認為本病多因情志不暢、飲食失調、勞累過度而發病。

中醫對於反流性食道炎通常採取辨證施治的方法,根據中醫理論將反流性食道炎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情志不暢型症

見胸骨後痛或燒灼,每因情志不暢而誘發或加重,胃脘及脅脹痛、反酸、食欲不振等。治療採取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的方法,方選:柴胡6克,白芍15克,烏賊骨15克,郁金、元胡、制香附、蘇梗、半夏、枳殼各10克,甘草5克。

2.肝鬱化熱型症

見胸骨後痛或燒灼樣疼痛、反酸噯氣、性情急躁易怒、頭面燥熱、口幹口苦、多飲、大便幹結、舌紅。可採用疏肝清熱、和胃降逆治法,方選:丹皮、梔子、大黃、花粉、白芍各10克,柴胡6克,生地瓜蔞各20克,石決明30克,竹茹12克。

3.脾虛氣滯型症

見劍突下或胸骨後隱隱燒灼、胃脘脹滿、食欲減退、反酸或泛吐清水、大便不調等。治療採用健脾理氣、溫胃降逆:丁香3克,柿蒂20克,白術、元胡、生薑各10克,黨參、茯苓、蘇梗各15克,半夏12克。

4.氣虛血瘀型症

見吞咽困難、胸骨後疼痛、神疲乏力、面色無華、形體消瘦、舌淡暗、舌邊有瘀點。以益氣養陰、化瘀散結為治法,方選:丹參、茯苓、太子參各20克,浙貝母15克,荷葉、蒂各15克,當歸、郁金各12克,三七粉3克,桃仁10克,元胡10克。

三、護理

治療護理

治療原則是減少胃內容物反流,降低反流物的刺激性,改善食管下段括約肌功能。

多吃清淡的食物,睡前最好不要進食,晚餐與入睡的間隔應拉長,超過3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