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小腿肌肉萎縮是什麼病

小腿部位出現肌肉萎縮,對於健康危害是比較大的,會導致雙腿無力,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比較多,從疾病來說,最主要的就是神經源性的肌萎縮,或者是肌源性的肌萎縮,都可能會導致小腿部位出現的肌肉萎縮的症狀表現,這時候應該及時進行相應的檢查,要及時進行康復運動。

小腿肌肉萎縮是什麼病

1.神經源性肌萎縮

常見的原因為廢用、營養障礙、缺血和中毒。前角病變、神經根、神經叢、周圍神經的病變等均可引起神經興奮衝動的傳導障礙,從而使部分肌纖維廢用,產生廢用性肌萎縮。另一方面當下運動神經元任何部位損害後,其末梢部位釋放的乙醯膽鹼減少,交感神經營養作用減弱而致肌萎縮。

2.肌源性肌萎縮

是由肌肉本身疾病,可能還包括其他一些因素,如肩帶或面肩肱型的肌營養不良患者,通過形態學檢查證實為脊髓型肌萎縮。用微電極技術檢查患肌營養不良的動物,顯示機能性失神經肌纖維者約占1/3。兩大類主要因素可以引起“肌萎縮”:神經受損稱神經源性肌萎縮;肌肉本身的疾病稱肌源性肌萎縮。

治療方法

1.規範康復運動治療

肌肉萎縮引發的肢體運動障礙患者經過正規的運動治療可以明顯減少或減輕癱瘓後遺症。有人誤把運動治療看得特別簡單,甚至把其等同於“鍛煉”,急於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導致關節肌肉損傷、骨折、肩部和髖部疼痛、痙攣加重、異常痙攣模式和異常步態,以及足下垂、內翻等問題,即“誤用綜合征”。不應忽視對患者的關節活動度、肌張力及拮抗之間協調性的康復治療,以免患者肌力恢復正常,但遺留異常運動模式。

2.強調肌肉協調性訓練

不適當的肌力訓練可以加重痙攣,適當的康復訓練可以使這種痙攣得到緩解,從而使肢體運動趨於協調。一旦使用了錯誤的訓練方法,如用患側的手反復練習用力抓握,則會強化患側上肢的屈肌協同,使得負責關節屈曲的肌肉痙攣加重,造成屈肘、屈腕旋前、屈指畸形,使得手功能恢復更加困難。其實,肌肉萎縮肢體運動障礙不僅僅是肌肉無力的問題,肌肉收縮的不協調也是導致運動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誤以為康復訓練就是力量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