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幹鹿茸怎麼切片呢

幹鹿茸不僅是一種非常名貴的藥材,而且藥效更是非常的明顯,藥用價值也是非常的高,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會經常的食用幹鹿茸,但是幹鹿茸在購買後要想進行服用是需要進行切片的,如果不掌握技巧的話,就容易出現大大的浪費,鹿茸切片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那麼幹鹿茸怎麼切片呢?

第一,幹鹿茸怎麼切片呢? 軟化:基本方法是50--55度酒浸法,可往鹿茸髓質部灌酒,亦可將茸放在酒內浸泡,較多用的是將茸的斷端浸在酒內0.5--l小時,通過毛細作用,使鹿茸被酒浸潤。可用50℃熱酒浸潤,也可用20℃溫度下的涼酒浸潤。被酒浸潤的鹿茸加熱更易軟化。

第二,在50--60℃烘烤2--3小時;用鍋蒸,水沸騰後,悶1—1.5小時;放在罐中悶2--3天,翻動3--4次,低溫涼酒浸潤可自然軟化;用酒浸潤後的茸段還可用炭火烤,使茸軟化後再切片,邊切邊烤,直至切完為止。

第三, 鹿茸片的形態,通常呈賀形或橢圓形,直徑為1~4釐米,片極薄。外皮為紅棕色。鋸口面為黃白至棕黃色,週邊有一明顯環狀骨質或無、色較深,裡面具蜂窩狀細孔,中間漸寬或呈空洞狀,有的呈棕褐色。體輕,質硬而脆。氣微腥、味鹹。一般來說,鹿茸片以體輕,斷面蜂窩狀,組織緻密者為上乘品。在現代藥材商品市場上,常把鹿茸的切片,近頂處切下的,叫做血片。血片厚約1毫米,呈蜜脂色,微紅潤,片面光滑。把在鹿茸下段切下的稱做粉片。粉片厚約1.5毫米,呈灰白色,起粉,片面光,有細孔,周皮紫黑色,有腥氣。沙片則臨近骨端,片面粗糙,有蜂窩狀細孔。血片功效甚佳,價格昂貴,粉片次之,價格也較便宜,沙片又次之。骨片最近骨端,品質比沙片為差。

幹鹿茸怎麼切片呢?切片:切鹿茸原片的工具有手刀,即如切菜方法,有的用中藥的切刀或特製的半自動切片機。切片厚度為0.5--1.0毫米,邊切邊逐片擺在事先用吸潮紙釘成本子的各頁上,然後用特製的壓力器壓平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