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甲狀腺小濾泡

生活中由於很多人因生活飲食習慣不好,導致內分泌失調,從而出現了甲狀腺疾病。其實導致甲狀腺疾病的因素有很多種,在甲狀腺疾病眾多的併發症中,甲狀腺小濾泡是比較多見的情況,其中正常人也會出現此類症狀,不過很多人對此症狀並不是很瞭解,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甲狀腺小濾泡是怎樣回事吧。

濾泡是由單層排列的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構成,其內充滿膠狀液體的泡狀結構。濾泡直徑為0.02~0.9mm,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濾泡上皮細胞的形態和濾泡內臟狀液體的量與其功能狀態密切相關。

一般情況下,濾泡上皮細胞呈立方形。當甲狀腺功能旺盛時,細胞變高呈柱狀,可見細胞分裂象,濾泡內膠狀液體變少。當甲狀腺功能低下時,濾泡上皮細胞變矮呈扁平狀,而膠狀液體增加。濾泡內膠狀液體是甲狀腺球蛋白,呈嗜酸性均質狀著色,PAS反應呈陽性,說明是一種糖蛋白,由濾泡上皮細胞分泌。

主要作用

是增強機體產熱代謝,促進小腸對糖的吸收,參與脂肪代謝的調節。此外,還可以促進組織器官,特別是腦,骨的發育成熟。所以,在幼年期,甲狀腺功能低下可引起呆小症。

濾泡旁細胞

濾泡旁細胞又稱C細胞,成團積聚在浦泡之間,少量鑲嵌在濾泡上皮細胞之間,其腔面被濾泡上皮覆蓋,細胞體積較大,在HE染色標本下,胞質稍淡。用鍍銀法可見基底部胞質內有嗜銀顆粒,顆粒內含有降鈣素,以胞吐的方式分泌。

降鈣素是一種多肽,通過促進成骨細胞分泌類骨質、鈣鹽沉著和抑制骨質內鈣的溶解使血鈣降低。有報導,哺乳類濾泡旁細胞內還含有生長柳素、去甲腎上腺素、P物質和血管活性腸肽等。

濾泡旁細胞的形態、大小、數量和分佈隨動物的種屬而有差別,人、猴、鼠等的濾泡旁細胞為卵圓形,以小的細胞群分佈於濾泡間。而貓狗等動物的濾泡旁細胞則呈圓形或卵圓形,在濾泡之間積聚形成大的細胞團。人的濾泡旁細胞多分佈于甲狀旁腺周圍的甲狀腺內,而在鼠類則多分佈於甲狀腺中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