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等離子切除扁桃體
我們都知道,人體的扁桃體對人體來說是免疫器官的一部分,因為扁桃體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而如果人體發生一些疾病的時候,扁桃體也是會在第一時間給人體警示,一些人因為扁桃體受到感染,不能夠恢復就會切除扁桃體,那麼低溫等離子切除扁桃體這種辦法好嗎?
扁桃體是身體最大的淋巴結之一,是儲存鼻咽部,頸肩部毒素,微生物,和分解不了的體內垃圾的大倉庫,所以鼻咽部發炎,就會伴隨扁桃體炎,它的炎症證明他在發揮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在兒童時期扁桃體有一定的免疫功能,成年後扁桃體逐漸萎縮,但是部分人群扁桃體並未萎縮,而且經常發炎,成為對人體有害的“病灶”,有的還能引起身體其他器官病變:如睡眠打鼾、張口呼吸引起呼吸暫停、過度肥大導致吞咽障礙或言語含糊,或者伴發腎炎、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炎等。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手術切除了。
扁桃體手術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從扁桃體擠切術到低溫等離子消融術,手術方式及技術不斷更新,手術風險越來越低,術中幾乎達到了不出血的地步。幾種手術扁桃體手術方式的介紹:
1. 扁桃體擠切術:具有器械簡便,僅需一把擠切刀和一塊壓舌板,即可手術,手術時間短等優點,惟要較熟練地掌握這一手術有一定的難度。手術前必需瞭解扁桃體的解剖及能熟練的掌握剝離法。否則貿然採用擠切法時,會帶來較多組織損傷,甚至扁桃體殘留等不良後果。擠切法一般適用於扁桃體體積較大,突出而粘連少的扁桃體。
2.扁桃體剝離術:可以全麻或局部麻醉,術中使用扁桃體鉗夾持扁桃體向內、上牽拉,暴露舌齶弓游離緣與扁桃體之間粘膜皺襞,以彎尖刀切開此處粘膜,並向後切開咽齶弓與扁桃體間部分粘膜。將扁桃體上極游離,然後用扁桃體鉗夾持扁桃體上極,再以剝離器由上向下將扁桃體在其被膜外下周圍組織分離,直至其下極。使用扁桃體圈套器的鋼絲套住扁桃體,絞斷扁桃體下極根蒂部分,將扁桃體完整切除下來。切除扁桃體後立即用大棉球壓迫扁桃體窩進行止血,見有血管出血,給予結紮。手術缺點是術中出血較多,不能窺及較大血管,特別是下極,出血時難以控制。
3.低溫等離子消融:其原理是利用低溫等離子射頻產生的能量,以較低的溫度(40-70度)打開細胞間分子結合鍵來進行組織的切除,從而避免對組織的損傷,並且能夠大大減輕病人的痛苦和縮短康復週期,這種手術方法術中幾乎不出血,由於是在低溫下操作,對人體的損傷極小,術後反應輕,痛苦小。是目前最先進的扁桃體切除方法。但是改法也存在缺點,術後的1-3天一般疼痛輕微,但在術後6-10的白膜脫落過程中,會出現較明顯的疼痛。
根據患兒的發育特點,我科孫曉衛醫師團隊對於僅有扁桃體肥大而無反復發炎患兒,採取部分消融術,不但改善了患兒睡眠品質,也保留了扁桃體的正常功能,該技術使用以來,得到了廣大患兒家屬的認可,目前正在積極推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