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減肥

養生:靜心是關鍵

為什麼夏季特別容易煩躁?從中醫的角度看,夏季屬火,陰虛陽亢,陽亢火氣就大,表示內裡(軀殼裡)熱量高,當陰陽不平衡,身體和心理健康將受到影響。
人們從事夏季養生時,通常只注意生理方面的調養,情緒養生經常被忽略。如何降低心火,讓情緒穩定下來,格外重要。 

先“氣和”再“心平” 
中醫養生很注重“氣和”,氣順了,轉化為足夠的活動能量,身心獲得舒展放鬆,心自然而然平靜下來。 

運動量別太大 
儘量從事溫和運動,太激烈的運動造成大量流汗,運動消耗性大,流失大量體液等於流失大量體力,心情也易煩躁不安。打太極、氣功或元極舞都是不錯的靜心運動。選擇和緩的運動,保持呼吸平緩從容不迫,身體內極細微的血管或經絡,才有機會得到足夠養分。 

養身也修性 
養生專家都強調“身心要雙修”,當身體不好易影響心理,心理一急躁,身體就慢慢衰弱。 培養好的生活習慣,逐步調節自己的脾氣、習氣和個性,情緒比較能穩定。 

不吃太“濁”食物 
夏天要吃清爽食物,太濁的食物易加速心火旺,增加身體重量,精神昏沉。中醫古籍記載,“常吃水裡遊的傷精,吃地上走的傷氣,吃天上飛的會傷神”。料理方式也儘量清淡,避免油炸、煎烤,甜食熱量高應少吃。 

該睡不睡肝火旺 
中醫師認為,經常作息顛倒、長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緒也不穩定。因為11點至淩晨1點,是臟腑氣血流動的時間。這段時間,血回流到肝臟準備儲存精氣(能量),如果不睡,等於強迫肝繼續分解工作,能量無法被貯藏,肝盛陰虛,陰陽失和。”
解毒、儲存和分解膽汁是肝臟主要工作,長期虐待肝不給休息,肝火上升,易疲倦、氣虛體弱。
中醫藥古籍“內經”提到人體三寶,“精、氣、神”,精足則氣充,氣充則神旺。反之,氣弱則神傷,精神容易不濟,情緒也大受影響。養精蓄銳,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