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新生兒臍帶血的作用

導語:臍帶血是在寶寶出生,臍帶結紮斷離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1988年,法國一名醫生以移植臍帶血的方式挽救了一個患有先天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兒童,臍帶血的作用才開始被人們所認識。經過近些年的研究,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逐漸得到全世界的認可,成為繼骨髓和外周血後的第三大造血幹細胞來源。

臍帶血的作用:

多種血液系統疾病和免疫系統疾病,包括血液系統惡性腫瘤、血紅蛋白病、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先天性代謝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疾患、自身免疫性疾患、某些實體腫瘤(如小細胞肺癌、神經母細胞瘤、卵巢癌,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等),都可以用臍帶血中的造血幹細胞來治療。臍帶血的特殊價值在於它富含的造血幹細胞能用於重建血液和免疫系統,對治療白血病和其他與血液和免疫系統有關的遺傳代謝疾病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的臍血庫分為兩種:一種為異體臍血庫,儲存隨機收取的正常新生兒臍血。一般接受公眾捐贈並免費保存,支持社會公用。另一種是自體臍血庫,用來保存新生兒本人的臍血,僅僅存為自用,一旦發病,可以找到完全符合自己的“救命血”。如果寶貝不幸患病,需要做幹細胞移植,保存下來的自體臍帶血就能很快為寶寶提供配型完美的幹細胞。不但爭取到寶貴的治療時間,還免去了免疫排斥的危險,移植成活率高,治癒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