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走路腳疼怎麼辦
女人坐月子的講究是很多的,如不能受風、著涼等。很多經驗教訓都是老人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有不少女性第一次做媽媽,因缺乏坐月子經驗,結果在月子裡頭一周就洗了頭,還洗了澡,結果因天熱,開了會空調,加上產婦身體原本就比較虛弱,後來就感覺走路時腳有點疼,為此睡眠也受到了一定影響。
中醫中藥對此病有較好的療效,如若是產婦本人素體欠佳可能在沒有受涼的情況下就有身體冒風的感覺,或感到頭經不起風吹,或有腳跟痛等症,這樣的情況應以補虛為主,中醫講血虛生風,腎虛則腰腳痛,此為虛症;如果是不慎受涼,這時虛中有實,應該在驅寒的同時注意產婦的身體情況適當補充氣血,切不可發汗,而應該注意固表,這樣才能標本兼治。但目前臨床治療此病多數都採用益氣補督,養血調任等藥物,很難治癒此病。遇嚴重的產後風濕或病程較長,涉及範圍較廣或病邪入侵深痼,一般的治療方法也不能達到根除的效果。一般都是服用中藥達到祛風除濕的目的,但是對目前來講風濕並無特效藥,所以在治療風濕時候一定要有耐性有信心。
如果產婦不注意休息而從事較多的家務勞動,將會使本來已經薄弱的關節、肌腱、韌帶負擔過重而出現疼痛。如果產婦在家務勞動時使用冷水或受寒冷的刺激,便會出現手痛症狀。產後婦女的腳痛常常發生在腳跟部,這是由於腳跟脂肪墊退化所引起的。產後出現腳掌處痛,膝蓋僵硬,無力,抱孩子的時候起身吃力等症狀為“坐月子”時沒有注意休息,從事過多家務勞動、接觸涼水所致。
月子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該病在醫學上被稱作是產後風濕,產後應注意充分的休息,不宜做過多的家務勞動,特別要注意減少手指和手腕的負擔,例如,給孩子洗澡時夫妻應配合,避免由產婦一個人經常一手托頭一手洗;洗尿布時一定要用溫水,避免寒冷的刺激.
其次,產婦在休養的同時應適當的下床活動,特別是“坐月子”後期和出滿月後,要經常下地走動,這樣不僅能防止腳跟脂肪墊退貨避免產後腳痛的發生,而且能防止產婦體重過分增加,調節神經功能,對改善睡眠,增進食欲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