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小兒推拿21種手法 輕鬆解決各種常見病
小兒推拿屬於中醫推拿的一種,通過對寶寶身體的穴位進行推拿,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緩解不適、促進身體健康成長的目的。
1、補脾經,常用於消化系統疾病,在呼吸道感染後也會補脾養肺培土生金。
2、順運八卦,脾胃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都可以用。
3、掐五指節,寶寶受到驚嚇之後的常用手法
4、揉湧泉,頭痛發熱,嘔吐腹瀉,補益腎氣。
5、搗小天心,清熱鎮驚,用於驚風、抽搐、煩躁不安。
6、平肝清肺,用於呼吸道外感。
7、順時針摩腹,用於便秘,積食,內熱。
8、拿風池,用於感冒發汗、頭痛、發熱。
9、退六腑,用於高熱、涼血、解毒。
10、捏擠大椎,用於感冒、發熱。
11、分手陰陽,用於調節陰陽平衡,寒熱夾雜,半表半裡,高熱不退。
12、清大腸,用於便秘、積食。
13、掐四縫穴,用於厭食、積食。
14、揉肺俞,用於肺炎、咳嗽
15、下推七節骨,用於便秘、積食。
16、拿肩井,用於感冒、驚風。
17、分腹陰陽,用於腹瀉、積食、便秘等消化系統疾病
18、橫擦四橫紋(或者叫小橫紋),用於乾咳輕咳、咳嗽初起或咳嗽將愈。
19、揉板門,板門為脾胃之門,可以通三焦,清虛熱實熱,治上吐下瀉、脘腹痛。
20、揉足三裡,用於脾胃疾病,常敲足三裡,勝吃老母雞,足三裡為脾胃保健穴。
21、清天河水,用於低燒,心經有熱。
小兒推拿是手法施與小兒,刺激穴位和經絡,調節經氣、陰陽、精氣神,通過啟動和調動小兒機體,由機體自身而不是藥物去改善體內狀態,達到臟腑間的陰陽平衡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小兒推拿要注意什麼
1.適用年齡
寶寶推拿的適用年齡是半周歲到九周歲之間,年紀過大的寶寶不適合來進行推拿,而月齡較小的寶寶身體還很嬌嫩,也不適合做推拿。
2.注意環境
推拿要在無風、無強光、少雜訊的室內進行。在推拿前要通風以保持室內溫度適中、空氣清爽。寶寶在推拿後不要受風,更不要吃冷食。
3.注意手部清潔
家長給寶寶進行推拿前要用洗手液清洗乾淨手,並摘下手上帶著的飾品。並且要將指甲修剪得平整乾淨,冬天時先讓雙手暖和起來。
4.安撫情緒
寶寶太餓或者吃多了,都影響治療效果,不宜進行。如果寶寶哭鬧不止,家長要耐心的開導,安撫寶寶,等到寶寶的情緒穩定下來了再開始推拿。
5.小心寶寶皮膚
可配合使用薑汁、滑石粉等。有利於保護患兒的皮膚不受損傷,還能讓手法的療效得到最大發揮。
6.操作順序
家長給寶寶進行推拿時,通常是按照頭臉—身體上半部分(先胸腹再腰及後背)—身體下肢,也能按照先推拿重點部位再推拿其他部位的順序推拿。
在用摩手法的時候,時間要長一些,而用掐、按法的時候,速度要快,力度要重。若是推拿單側手部穴位的話,不管物件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可以只按摩左手。
上一篇:牙痛怎麼辦 按摩治療牙痛效果好 下一篇:沒有了 標籤閱讀:小兒推拿法推拿小兒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