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頸椎損傷的三大特點

現在很多人都患有頸椎損傷的毛病,頸椎損傷往往會伴有椎間盤突出,有些頸椎損傷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行動困難,頸椎疼痛,下肢癱瘓等現象,非常難以治癒,有些損傷是不可逆的。頸椎損傷一般都會有三大特點。那麼,頸椎損傷的三大特點是什麼呢?

因頸椎間盤變性、頸椎骨質增生所引起的,以頸肩痛,放射到頭枕部或上肢,甚重者出現雙下肢痙攣,行走困難,以致於四肢癱瘓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少數有眩暈。臨床特點

頸椎損傷常伴有椎間盤急性突出,病人有頭頸痛,頸部活動受限,局部有壓痛;臂叢神經根受累,可引起手臂不放射性疼痛,嚴重損傷時可立即出現脊髓受壓症狀如感覺喪失、大小便障礙、四肢癱瘓、呼吸困難等;如高頸段脊髓損傷出血,水腫波及到延髓,可出現中樞性呼吸抑制、高熱等,預後不佳。

頸椎損傷的特點和護理要點

護理的要點:

一、積極配合醫師,迅速做顱骨牽引。

二、嚴密觀察病人的血壓、脈搏、呼吸、體溫變化,必要時給氧、輸液和使用呼吸機。

三、牽引後床頭抬高25-30cm。屈曲型骨折保持頸部過神位,伸展型骨折保持頸部中立位。

四、給予高熱量飲食,注意通便,積極進行主、被動功能訓練,防止廢用性肌萎縮和關節強直,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

五、高位截癱患者應睡硬板床,定時翻身,特別注意在翻身時,頭頸與軀體要成一直線,防止骨突出部受壓,預防褥瘡發生;留置導尿,按時作膀胱沖洗,定時開放。

六、頸脊髓損傷,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可出現持續高熱,應將病人安置在空調室內,可行物理降溫和藥物療法。

七、病人出現呼吸困難或抑制,需用呼吸機協助或者替代呼吸,如因咳嗽反射破壞,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應經常抽吸,以防窒息或誤吸,必要時行氣管切開;定時翻身,防止墜積性肺炎或肺不張,因給予霧化吸入,保持呼吸道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