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都有什麼種類?
咖啡是我們平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咖啡是很受廣大年輕人的愛好,特別是經常加班熬夜的人,對咖啡是特別的鍾愛,一般情況下,咖啡廳的咖啡的種類也是非常的,而且不同的咖啡飲用的方法以及沖泡的方式和喝咖啡的杯子都是不同的,那咖啡都有什麼種類呢?下面介紹咖啡都有什麼種類。
Espresso義大利語,是快速的意思。相比義大利傳統摩卡壺煮咖啡,確實快了很多。這裡要說的有點純科普了,資料要多一些。
九個大氣壓,不同於所有咖啡沖煮方式,意式咖啡機(Espresso
Machine)採用高壓萃取,目的是為了催出咖啡內部更多的精華分子,但大家不也不用擔心咖啡因會被過多的壓出來,因為時間短。
萃取時間20-30秒,原則上不超過三十秒,時間長了味道就會焦苦,畢竟沖煮透的水溫高達90度,遇到淺烘的豆子甚至要93度的水溫。
水經過咖啡粉,落到杯子裡,溫度大概是65-70度,不用擔心燙到嘴。
很多人其實並不大瞭解Espresso的量,有時候會因為它的價格是功能表裡最便宜的而點。一份Esp的量是20-30ml,也就是一杯底,沒有其他任何東西了。也許只有重口味的咖啡老饕會來一杯Esp,一口悶掉。
另外有一點一定要強調,就是咖啡粉只能萃取一次,然後必須倒掉。現在好很多,以前會有黑心店家一個粉餅萃取多次,絕對是行業恥辱。
順便一提,現在越來越多的店推出SOE,全稱是single original
espresso,就是用單一產地的咖啡豆製作Espresso,價格會高一些,大多烘焙度要淺一些,口味自然會淡一些,但會有其他風味和酸香,肯定會打破一般人對咖啡的固有看法,有探索精神的朋友可以一試。
簡而言之,美式就是用熱水稀釋過的 Espresso。即使經過稀釋,Espresso 的味道和香氣也絲毫不減。做法是先將180-200ml
的熱水注入杯中,再將兩份 Espresso 倒入杯中。
Caffe Latte 拿鐵
拿鐵,咖啡館點單率最高的品種,Latte已經廣為大家熟知。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在英文菜單裡,拿鐵總會寫為“Caffe
Latte”(coffee、caffe均可),因為“Latte”在義大利語中是牛奶的意思,如果在義大利咖啡館說點一杯Latte,拿上來的只會是一杯純牛奶。
而拿鐵在義大利和美國又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在義大利,用一份Espresso加120ml左右的牛奶;在美國,則是兩份Espresso加220ml左右的牛奶,而且有拉花,在發源地義大利反而不大注重拉花。
國內,基本上走的都是美國路線,都是雙份濃縮的大杯拿鐵。雖然說,最重要的是味道,但是如果有拉花的話,視覺上也是一種享受,不是會更好嗎?
Cappuccino,義大利將120ml左右蒸汽奶泡注入單份Espresso的咖啡,稱為卡布奇諾。Cappuccino的美味主要由奶泡的質感決定,奶泡的好壞大致有兩個標準:一個是綿密順滑,一個是短時間內不會消泡。
此外,不僅僅是cappuccino,任何一杯咖啡都應具備的一個標準,就是出品即可入口,意思就是,溫度不應該燙嘴。因為鮮牛奶的溫度只有在55-60度之間才會最香甜,高了或低了都會失去甜度。所以在咖啡館不要嫌棄“這杯咖啡為什麼不燙!”了,不要再被大品牌連鎖的出品不嚴格剝奪了美味的咖啡。除非是冬天外帶的時候,可以跟店員要求稍微做的熱一些。
那有人好奇了:“咖啡加倍,奶量加倍,那拿鐵就是加倍的卡布嗎?”其實並不是,口感決定口味,卡布的奶泡要比拿鐵厚,而且拿鐵的奶量比卡布的兩倍要少,所以味道上,拿鐵要稍微濃郁一些。
Caffe Mocha 摩卡
提到摩卡,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摩卡咖啡(caffe mocha),但除此之外它還有其他含義,所以今天稍微給它正個名。
摩卡有三個意義:
1,港口名
2,咖啡豆
3,飲料名
先說第一點,在阿拉伯半島南部有一個葉門共和國,摩卡是那裡的一大港口。當然,這個港口也是以咖啡聞名世界。要知道1606年歐洲才有第一家咖啡館,而1400年,摩卡剛的市民就開始普遍把咖啡當飲料了。可以說當時的摩卡港,就是咖啡世界的義烏,咖啡貿易極為繁盛。
第二點,“摩卡”在很長一段時間,是葉門這個國家出產的咖啡豆的代名詞。葉門處在咖啡生長帶,這個國家也是大面積種植咖啡的,國花是咖啡花,國樹是咖啡樹,可見咖啡在這個國家的地位。
第三點,才是大家日常接觸的咖啡飲料。說得直白點,摩卡就是具有巧克力風味的拿鐵。在義大利,如果點了Espresso,常常會附送一小塊巧克力,可見巧克力和咖啡是很搭的。而caffe
mocha是混合了巧克力糖漿、espresso和牛奶的飲料。兩份esp,5ml摩卡糖漿和220ml左右牛奶。特別適合在寒冷的冬天來一杯熱摩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