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關節炎犯了怎麼辦

生活當中有不少人經常會感覺到關節炎症發作,帶來的那種疼痛感是讓人難以接受,當關節炎發作的時候患者首先要到醫院裡面做相關的中西醫檢查工作,比如說要看看有沒有風濕性關節炎,或有沒有其他的風濕因數加重,在治療方面主要是中西醫結合。

治療方法

風濕性關節炎西醫治療方法

患者在發病初期有發熱和明顯的關節腫痛,應強調臥床休息,加強營養,補充足夠的液體和多種維生素,保持精神愉快,要有充分的睡眠時間。

藥物治療:阿司匹林對風濕性關節炎有迅速而神奇的療效,劑量每次0.9一1.2克,每日3次,飯後服。為了減少藥物對胃的刺激,可將藥片咬碎後咽下。療程4―6周。服藥過程中要定期查凝血酶元時間及轉氨酶,有出血傾向可加用維生素K。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可選用扶他林,25―50毫克,每日3次,或萘普生,0.375 克,每日2次,或其它非激素類抗炎藥。

為了清除鏈球菌感染的影響,發病初期主張並用青黴素80萬單位,肌注,每日2―3次,療程10―14天。對青黴素過敏者,可改用紅黴素或乙醯螺旋黴素。

檢查方法

常見檢查項目

類風濕因數、四肢的骨和關節平片、風濕病化驗檢查項目、抗血小板膜糖蛋白自身抗體、紅細胞沉降率(ESR)

檢查方法

抗鏈O即抗鏈球菌溶血素O,是人體被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血清中出現的一種抗體,80%的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杭鏈O增高,常在1:800以上,病情恢復後,這種抗體可逐漸下降。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除抗鏈O增高外,實驗室檢查還可發現如下異常:

1、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升高,多在l0×109/升(即10000/立方毫米)以上,中性粒細胞比例也明顯上升,高達80一90%,有的出現核左移現象。

2、血沉和C-反應蛋白升高,血沉和C—反應蛋白通常是各種炎症的指標,在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沉可達90毫米/小時以上,C—反應蛋白也在30毫克/升(30微克/毫升)以上,急性期過後(約1—2月)漸漸恢復正常。

3、關節液檢查,常為滲出液,輕者白細胞計數可接近正常,重者可達80×l09/升(80000/立方毫米)以上,多數為中性粒細胞,細菌培養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