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蛋瘡是怎麼引起的
蛇膽瘡是大家平時通俗的叫法,在醫學上的專用名為帶狀皰疹。蛇膽瘡是一種由於過敏引起的皮膚疾病。患有蛇膽瘡的患者的皮膚上經常會出現大片大片的紅腫和斑點等,而且皮膚會有瘙癢的感覺。同時,患有蛇膽瘡的患者的免疫力也要遠低於正常人。那麼,蛇膽瘡到底是怎麼引起的呢?
一、什麼是蛇膽瘡
蛇膽瘡也叫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來的,患有蛇膽瘡的病人,大多在年少的時候,感染過水痘病毒。水痘病毒隱藏在人的神經系統中,在抵抗力低下的時候,會患上蛇膽瘡。
二、病因
蛇膽瘡一般多發生在中老年患者。特別是免疫功能低下和長期使用激素治療的人容易患蛇膽瘡。蛇膽瘡一般多發生在肋間神經和三叉神經分佈的區域。也就是多發生在胸肋部和面部。蛇膽瘡系由水皰-帶狀皰疹病毒所致。對此病毒免疫力的兒童被感染後,發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後成為帶病毒者而不發生症狀。由於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後可長期潛伏於脊髓神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機體抵抗力下降後,病毒活動繁殖而激發帶狀皰疹。
三、治療偏方
1、雄黃粉50克,配入75%酒精100毫升,混勻備用。每天2次擦敷患處,如疼痛劇烈,皰疹很多者,則在藥液中加入2%普魯卡因20毫升。多數病人一周內可愈。
2、側柏葉60克、大黃60克、黃柏30克、薄荷30克、澤蘭30克。共研細末,以水、蜜調膏外敷。有清熱解毒,化瘀止痛功效。
3、青黛5份、黃柏5份、蜈蚣2份、冰片1份,共研細末,加麻油調成稀糊狀,外塗患處。
4、雄黃、枯礬、密陀僧各15克,制乳香、制沒藥各10克,青黛30克。共研細末,過100目篩,加生石灰水上清液、香油各40毫升,調均。外塗患處,以結藥痂,保持濕潤為度。
5、雄黃2份、枯礬2份、青黛粉3份。共研細末,加濃茶水調糊,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