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止血藥百草霜有止血消積功效

【拼音名】 Bǎi Cǎo Shuānɡ

【英文名】 Plant Soot, Soot from the bottom of a boile

【出處】《本草圖經》

【性狀】為黑色粉末,或結成小顆粒狀,手撚即為細粉。質輕,入水則飄浮分散。無油膩感。無臭,味淡微辛。以烏黑色、質輕細、無雜質者為佳。

【性味】

辛,溫.

①《綱目》:辛,溫,無毒。

②《玉揪藥解》:味辛,氣平。

③《醫林纂要》:辛苦,溫。

【歸經】

入肝、肺、胃經。

①《本草求真》:入肝,兼入腎。

②《要藥分劑》:入肝、肺、胃三經。

【功能主治】止血,消積。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帶下,瀉痢,食積,咽喉口舌諸瘡。

①《本草圖經》:主消化積滯,今人下食藥中多用之。

②《綱目》:止上下諸血,婦人崩中帶下、胎前產後諸病,傷寒陽毒發狂,黃疸,瘧痢,噎膈,咽喉口舌一切諸瘡。

③《玉楸藥解》:斂營止血,清熱消瘀。專止失血,吐衄便血,產漏諸血。

④《醫林纂要》:瀉心降火,去妄熱,止妄血,下氣消積行痰。

⑤《現代實用中藥》:塗白癬及頭部濕疹。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0.3~1.5錢。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注意】《本草匯言》:陰虛火燥,咳嗽肺損者,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