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雞內金消食積止遺尿化結石

雞內金,又稱雞肫內黃皮、雞肫皮、雞黃皮、雞食皮、雞合子、雞中金、化石膽、化骨膽,為雞的砂囊內膜,也就是雞的胃內膜(因雞沒有胃,吃下食物後就存貯在砂囊中,因此該砂囊也就相當於雞的胃)。

雞內金藥用時,研末生用或炒用。當然,鴨內金、鵝內金也可入藥,但效果都不及雞內金。中醫認為雞內金的功能主要有三:消食積,止遺尿,化結石。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雞內金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不僅能促進胃腺分泌,還能增強胃運動,因此臨床多用於治療食積脹滿、嘔吐反胃、瀉痢、疳積、小兒遺尿等。

※治療消化不良,取雞內金6克,幹橘皮3克,砂仁1。5克,粳米30克,白糖少許。將雞內金、幹橘皮、砂仁共研末,與粳米同煮成粥,服食時加入適量白糖即可。此粥具有消積健脾功效,尤其適用於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肚腹脹大、大便黏滯等症。

※疳積是指小兒消化不良的一種常見病,常指因食欲差而出現腹部脹滿,觸之有塊(也稱“痞”、“滿”)。治療時取雞內金20克,車前子120克,共研為末,每次取3克,用醪糟調食,亦可隨意服用預防。

※小兒暴食以後,腹部脹滿,不思飲食,嘔吐,可用雞內金兩個,微微炒黃,研成極細末,用開水分5次沖服。

※治療小兒遺尿,用雞內金15克,桑螵蛸15克,黃芪15克,牡蠣10克,大棗5克,煎水服,每日1劑,3~5日即可見效。

※顆粒不大的或泥沙性膽結石、膀胱結石,用開水沖服生雞內金粉,每次3克,每日3次, 1個月後即可見效。也可每次用15克,開水泡15分鐘,清晨空腹服。或每次取雞內金30克與海金沙15克,共用紗布包後放入保溫瓶中,用適量沸水沖泡,蓋悶20~30分鐘,分3~4次飲用,1日2劑。

雞內金還可治療女性閉經,這一點許多人並不知曉。清代著名醫學家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一書中載有“論雞內金為治女子幹血癆要藥”一文。文中詳細闡述了雞內金治療閉經的機理,認為使用雞內金功效在於健脾以助生化之源,使氣血生成旺盛,上注於肺,肺朝百脈,輸布周身五臟六腑,下注血海,其血海滿盈不溢,自無經閉之患。其瘀滯不通者,亦可達活血而瘀自去之目的。對於閉經時間較長、身體消瘦、面無血色、不思飲食而屬脾胃虛弱者,應以黨參、白術、茯苓、黃芪、當歸、甘草為主,佐以雞內金,使脾胃健壯,氣血充盈,閉經則愈。對由精神抑鬱、肝氣不舒而引起的閉經,可用柴胡、赤芍、川芎、香附、枳實、川牛膝等行氣藥,同時服用生雞內金粉,使氣行則血行。對於瘀血阻滯引起的閉經,則可口服生雞內金粉配以桃仁、紅花、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等,療效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