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昏迷30天插胃管心率高能出院嗎
腦出血是一種比較嚴重的腦部辨病,在發病的時候,腦出血會給患者帶來各種症狀,如果病情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患者出現昏迷的現象。腦出血患者昏迷之後,是需要入院治療的,什麼時候能夠出院,最好是諮詢醫生的意見。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腦出血昏迷的分期以及不同時期的治療方案。
第一期:急性高顱壓期(1.5~2.5周)
腦出血發生後,首先出現腦損害,表現為血腫直接壓迫的形態學改變,而後出現腦水腫、腦缺血所引起的生物化學改變。從臨床上看,表現為高顱壓、神經功能障礙。尤其是重型患者,雖然術後血腫壓迫解除,但腦水腫、重度高顱壓等發生率仍然很高。另一資料表明,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出血後6~7小時,血腫周圍發生腦水腫,水腫於3~7天達高峰。因此,高血壓腦出血第一期治療為:急性高顱壓期治療。作者對入院患者採用藥物脫水降顱壓治療,對出血量大者,採用血腫清除加藥物降顱壓治療。本組323例淺昏迷~深昏迷、出血量大於30ml患者,301例(93.2%)經降顱壓治療1.5~2.5周後,經顱腦CT、腰穿術、減壓窗張力等證實高顱壓緩解。22例因再出血死于高顱壓腦疝。腦出血後顱內壓升高是導致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降顱壓不但短期內有挽救病人生命的好處,而且最近研究表明它有改善遠期預後的作用。因此本期是治療的關鍵。
第二期:併發症期(發病後3~9天開始,2~2.5周好轉)
高血壓性腦出血重危病人,極易合併感染,其發生率高達37.3%,肺部感染最為常見。發生時間早,多在術後約3天出現,甚至術後1天即可產生較為嚴重的臨床表現,持續時間長,且多為反復感染。
第三期:恢復期
本組研究,323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在醫學干預下,發病21天后,250例(77.4%)渡過高顱壓期、併發症期,進入恢復期治療。治療措施包括針灸、按摩理療、高壓氧、主動或被動功能鍛煉、心理治療、中草藥治療等。恢復期治療應儘早開始,有人認為,最初3月神經功能恢復最快,是恢復治療最佳時間。超過3月,只要神經功能還有恢復的跡象,應積極進行治療。
高血壓腦出血昏迷患者的全病程呈三期改變,但各期並非是獨立的,彼此在時間上相互交融。本組研究發現,在高顱壓期,特別是腦水腫進入高峰期(3~7天),併發症發病率亦最高。這與高顱壓導致下丘腦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最終發生心、肺、腎、胃腸道功能失常。高顱壓直接導致併發症的發生,隨著高顱壓緩解,下丘腦功能恢復,併發症隨之好轉。因此,在治療上強調儘快控制高顱壓,避免下丘腦等腦組織發生器質性損傷,有利於減少併發症、降低死亡率。而恢復期並非單純從在於第一期,它貫串于高顱壓期、併發症期,只是恢復期是以康復為主的治療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