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狹窄手術後遺症
幽門狹窄大多發生在嬰兒的身上,如果在孩子出生一個月後,仍然會經常出現嘔吐、吐奶的情況,可能便是由於這個原因導致的。幽門狹窄可能是由於幽門神經功能性發育不健全導致的。而出現這一情況可能會引起孩子們進食方面的障礙,孩子們可能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這就需要家長們時刻關注孩子們的身體變化,任何異常都要及時就醫。
手術操作
如果未注意而進入十二指腸,應該用良好的縫合關閉釉膜,並且用網膜片覆蓋。如果肌肉切開術受到損傷,或粘膜損傷很廣泛,應縫合切開的肌肉。在原切開術的45~180度位置上做第兩個相平行的肌肉切口。
術後注意事項
術後胃梗阻會持續8~12h,在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胃鬆弛。因此,在術後6~sh可給予葡萄糖,水或電解質液。開始時需少量餵食(每2~3h 15~30ml)。飲食的配方量及濃度在隨後的 24h可逐步提高。少量嘔吐並不少見(20%)除非嘔吐是持續性的,否則不應引起恐慌,如果術後胃出口梗阻持續10~14d,一般要考慮到幽門切開不完全的可能。
病因假設
儘管肥厚性幽門狹窄原因不明,還是提出了一些假設。1960年Lynn懷疑經過狹窄幽門管的乳酪產生導致完全性梗阻的水腫和腫脹。如果這個假設正確的話,為什麼不是所有的新生兒都患病呢?這樣家族性或遺傳學的傾向肯定存在。對先天性幽門括約肌延遲開放的反應,出生後的幽門肥厚提示為一種可能的致病機制。近來,研究者指出肥厚性幽門狹窄致病中有氮氧化物產生缺乏的因素。氮氧化物作為一種平滑肌鬆弛劑,似乎在哺乳動物消化道的鬆弛中起著重要作用。對從9例肥厚性幽門狹窄新生兒得到的幽門組織研究,Vanderwinden及同事們發現氮氧化物合成能力降低。研究者指出氮氧化物產生的降低可能是觀察到的肥厚性幽門狹窄的幽門痙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