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紅素異常
膽紅素是人體膽汁中的主要色素,在臨床上是用來判斷黃疸的,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標。膽紅素異常就說明肝功能可以出現了問題,最常見的就是膽紅素升高,可能引起的原因有很多,我們需要對膽紅素異常的情況有充分性的認識,這樣能對自己的問題有個初步的瞭解。
膽紅素過高
一、膽紅素偏高可能是由肝臟疾病引起的。因為當肝細胞發生病變、或因肝細胞腫脹時(多是患有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黃色肝壞死、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臟疾患造成的),可導致肝內的膽管受壓,排泄膽汁受阻,從而即可引起血中膽紅素偏高的現象,而發生肝細胞性黃疸(表現為直接膽紅素與間接膽紅素均升高)。
二、膽紅素偏高也可能是膽道系統疾病引起的。當肝外的膽道系統發生腫瘤或出現結石,而將膽道阻塞時,膽汁不能順利的排泄,即可引起膽紅素偏高,而發生阻塞性黃疸。
偏高體症
據研究表明,膽紅素的顏色為橙黃色,並且當血液中的膽紅素偏高時,則會表現為鞏膜發黃、皮膚發黃、黏膜以及其他組織和體液發黃,出現黃染。具體來講就是:
1、當血清膽紅素濃度遠遠高於膽紅素正常值時,皮膚、眼睛、尿液呈現黃色,即黃疸。其中肝臟發生炎症、壞死、中毒等損害時均可以引起黃疸,膽道疾病及溶血性疾病也可以引起黃疸。
2、如果膽紅素的值在17.1—34.2μmol/L之間,肉眼看不到黃疸,叫隱性黃疸。
3、如果膽紅素的值大於34.2μmol/L,肉眼能看到眼睛發黃、皮膚發黃、尿液發黃,叫顯性黃疸。總膽紅素的值越高,黃疸越重。
偏高原因
人的紅細胞的壽命一般為120天。紅細胞死亡後變成間接膽紅素(I-Bil),經肝臟轉化為直接膽紅素(D-Bil),組成膽汁,排入膽道,最後經大便排出。這就是肝臟內膽紅素的正常轉化。
但是如果出現其他疾病,則會導致肝臟代謝異常,進而間接膽紅素無法正常轉化為直接膽紅素,導致血清中膽紅素偏高。此時可能發生溶血性黃疸;當肝細胞發生病變時,或者因膽紅素不能正常地轉化成膽汁,或者因肝細胞腫脹,使肝內的膽管受壓,排泄膽汁受阻,使血中的膽紅素升高,這時就發生了肝細胞性黃疸;一旦肝外的膽道系統發生腫瘤或出現結石,將膽道阻塞,膽汁不能順利排泄,而發生阻塞性黃疸。肝炎患者的黃疸一般為肝細胞性黃疸,也就是說直接膽紅素與間接膽紅素均升高,而淤膽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那麼從病理上講,導致血液中膽紅素偏高的情況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增高:肝內及肝外阻塞性黃疸,胰頭癌,毛細膽管型肝炎及其他膽汁瘀滯綜合征等。
2、總膽紅素、間接膽紅素增高:溶血性貧血,血型不合輸血,惡性疾病,新生兒黃疸等。
3、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都增高: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等。
4、間接膽紅素偏高,體內的紅細胞破壞過多,會使肝臟不能完全把間接膽紅素轉化為直接膽紅素,導致體內間接膽紅素偏高,引起間接膽紅素偏高常見原因有溶血性貧血、輸血時血型不合、新生兒黃疸等;
5、直接膽紅素偏高,若肝細胞受損,直接膽紅素不能正常轉化為膽汁,或是膽汁排泄受阻,都會引起直接膽紅素偏高,引起直接膽紅素偏高的常見病因有肝內及肝外阻塞性黃疸、胰頭癌、毛細膽管型肝炎及其他膽汁瘀滯綜合征等。
偏高危害
膽紅素是血液中紅血球的血紅素代謝後的廢棄物。若是血清中膽紅素過高時,預示肝臟病變或膽管阻塞等異常訊息,血清膽紅素的數值的高低代表著異常的嚴重程度。如果紅細胞破壞過多,產生的間接膽紅素過多,這樣就會使得肝臟不能完全把它轉化為直接膽紅素,進而發生溶血性黃疸。
膽紅素不能正常地轉化成膽汁、肝細胞發生病變、肝細胞腫脹、肝內的膽管受壓或排泄膽汁受阻都會使得血中的膽紅素升高,進而發生肝細胞性黃疸;肝外的膽道系統發生腫瘤或結石,膽道阻塞,膽汁不能順利排泄,進而發生阻塞性黃疸。肝炎患者的黃疸主要為肝細胞性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