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氣血不足心肌缺血

很多人檢查身體出現心肌缺血,就下意識的以為是由於氣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主要是由於心肌供血不足,造成的心臟無法正常工作,一般會出現心悸、心慌、胸悶等症狀,和很多疾病有關。嚴重會引發心力衰竭、心律不齊等,那麼心肌缺血和氣血不足有關嗎?

心肌缺血生活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要吃清淡飲食,不要吃辛辣,油膩的食物,也不要吃一些瓜子,堅果類的,這些都是會導致上火的東西,建議還是少吃些好。

二,是適當的鍛煉身體,一般有規律的鍛煉不但對身體有益,還能幫我們趕走很多疾病,增加我們的抵抗力。

三,要保持心情舒暢,四要適當的服用藥物治療。目前治療心肌缺血的藥物很多,常用的有;地奧心血康,複方丹參片,冠心甯,複方丹參滴丸等等。

心肌缺血是和氣血不足沒有什麼關係,但心肌缺血疾病是不容忽視的。

心肌缺血對心臟和全身都可能帶來許多不利影響。氧是心肌細胞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而氧是通過血液輸送給細胞的。心臟沒有“氧倉庫”,完全依賴心肌血供,所以一旦缺血,立刻會引起缺氧。缺氧的直接後果是心肌細胞有氧代謝減弱,產能減小,使心臟活動時必需的能量供應不足,引起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同時,代謝的廢物也不能被有效及時地清除,易產生不利影響。缺血、缺氧、缺能量,最終會影響心臟的收縮功能。若有20%~25%的心肌停止收縮,通常會出現左室功能衰竭;若有40%以上的心肌不能收縮,就會有重度心泵功能衰竭。如果這種情況突然發生,就會出現非常危險的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就常與這種情況相關。

長期氣血不足是會導致心肌缺血的,因為長時間氣血不流通,心臟上的血供應不上就會造成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西醫用語,而氣血不足屬於中醫術語,可以這麼說,以中醫的觀點來考慮,氣血不足後會引起各個臟器的失養,在心表現為胸悶、心慌、氣短、多夢等,但是西醫檢查指標不一定存在異常。

判斷心肌缺血主要依靠心電圖stt段波群改變,如果心電圖無異常,多考慮您屬於功能性的或者跟平時勞累、情緒有關,建議您平時裡注意多休息,控制情緒,適度鍛煉身體,可以喝點生脈飲或芪參益氣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