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小孩喝中藥太苦怎麼辦

中藥對於身體的副作用其實相對於西藥來說,還是少很多的,所以很多家長對於自己的小孩出現什麼不適的情況,第一選擇還是會使用中藥來治療。小孩子喝中藥都會感覺中藥太苦,很難下口,這時候可以通過往中藥中加入蜂蜜或者適量的加入糖即可。

1 寶寶喝中藥有什麼妙招:加點蜂蜜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容易被寶寶的腸胃吸收,且營養豐富,具有潤肺、潤腸等藥用價值。

建議: 一般中醫在開中藥時大多都會加入甘草作為調味。但對於部分寶寶來說,僅憑甘草的甜味,根本沒辦法讓他們接受中藥那種嗆鼻和苦澀的味道。最好煎好後調些蜂蜜,最好是兒童專用蜂蜜,這樣中藥的味道能順口些。

注意: 蜂蜜中的多種微量元素有可能改變藥效,因此需遵醫囑。

2 寶寶喝中藥有什麼妙招:適當加糖

中藥加糖有竅門,有小便黃、面赤、身熱、便秘等症狀的患兒多為熱證,藥物中最好不加糖。由於紅糖味甘易生濕,因此尤其是舌苔厚膩的濕熱患兒更不能加。患有寒證疾病的患兒藥物中可加適量紅糖,但白糖性寒,服之易加重病情,也不要加。

注意: 藥只要喝夠量就行了,多喝對病情也沒多大幫助。

3 寶寶喝中藥有什麼妙招:口含小塊冰

人的舌頭味感與湯藥的溫度有關。當湯藥溫度在37攝氏度時,味感最苦,高於或低於37攝氏度,苦味就會減弱。

建議: 湯藥溫度高於37攝氏度時,易燙傷口腔黏膜及食管,因此,等湯藥溫度降至37攝氏度以下時,再給孩子飲服。

湯藥的氣味和口味依然還是很濃烈,這時讓孩子含一小塊冰,既不影響藥物吸收,也可緩解口腔中的苦味。

4 寶寶喝中藥有什麼妙招:藥汁加蜜棗

現在大多主張中藥調理,但中藥不但苦,而且份量比較多,味道也重。喂起寶寶來有一定難度。、

建議可以在藥汁中加蜜棗。

做法: 蜜棗一定不能放到中藥裡一起煲,這樣一點甜味也嘗不到的。方法是用開水浸一會蜜棗,一是消消毒,二是開水浸過的蜜棗容易捏開。把捏碎的蜜棗小塊放到中藥裡,每一湯匙一小塊蜜棗。

注意: 喝之前要先給寶寶一小塊嘗嘗甜頭。只要幾分鐘,小半碗的中藥就能喂完哦,一般情況下不用吃完整個蜜棗,所以不用擔心攝入的糖份太多。蜜棗屬於清火潤燥的,一般人可以食用,但最好還是問問醫生是否合適您煎的藥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