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後滴血是怎麼回事
肛腸方面的疾病一直是困擾了很多人的疾病,在各個年齡階段都有可能會患有這類疾病。而很多肛腸方面的疾病都會導致人們的大便有滴血的現象,這對於人們的健康是十分不利的。大便滴血的患者通常在大便的時候還會感覺到肛門疼痛或者是大便困難。那麼,大便後滴血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引起便血的疾病
便血時肛門是處於一個破損狀態,破損的肛門經過大便反復刺激,這樣很容易感染和異常增生,引起其它併發症。臨床上很多肛周膿腫、肛瘺、肛竇炎疾疾,正是由於人們不重視便血肛竇繼發感染而引起的。由此可見,對於大便出血不但要重視,還應該及時做相關檢查,避免患有肛腸疾病而不知,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1、痔瘡:便血常在排便過程中或便後,大多無痛,血色鮮紅,呈滴血或噴射狀,血與糞便不混合。
2、肛裂:便時血色鮮紅,滴出或手紙擦後有血跡,便後肛門劇烈疼痛。肛裂是小兒便血的最常見原因。
3、直腸、結腸息肉:便時血色鮮紅、無痛、血與大便不混合。
4、潰瘍性結腸炎:便時出血混有黏液或呈膿血便,伴有腹痛、發熱、便頻等。
5、直腸癌:便時血色鮮紅或暗紅,呈滴狀附於大便表面,晚期常出現膿血便並伴有肛門直腸下墜症狀。
二、無痛性大便出血常見於三種疾病
1.痔瘡:便血一般發生在排便過程中或便後,呈滴血或噴射狀,血色鮮紅,不與糞便混合,或者是便後紙上有少量的血。
2.腸惡變: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膿血便、粘液血便。血色鮮紅或暗紅,呈滴狀附於大便表面。
3.腸息肉:出血量較少,血色鮮紅,與大便不混合,有時伴黏液。
三、疼痛性大便出血常見於三種疾病
1.肛裂:便血不規則,時有時無,血色鮮紅,滴出或手紙擦後有血跡。
2.腸炎:常為間歇性便血,量較少,且糞便中含有膿血或黏液。
3.肛瘺:便血量較少,常與糞便相混,呈膿血樣或膿血黏液樣便,色鮮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