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化療與化療的區別
化療是治療疾病的一種方式,主要是更好的殺死癌細胞的治療方法,治療分為介入治療和治療,但是這兩種雖然都屬於化療範疇,但是在治療方式上有很大區別,介入化療主要是局部化療,就是通過血管或是皮膚上做微小通道,然後把化療藥物直接作用到局部,而化療就是全身治療。
一、他們使用的武器是不同的:放療大名叫放射治療,他是一個出色的物理學家,能夠利用各種不同能量的射線來對付腫瘤君,以抑制和殺滅腫瘤細胞的一種治療方法。而化療是出色的化學藥物學家,擅長應用化學藥物(包括內分泌藥物等)來和腫瘤君較量。常用靜脈注射、口服或其他形式讓化療藥物進入體內來殺滅腫瘤。
二、他們的攻擊範圍不同:放療和外科手術擅長搏擊,對局部的攻擊力度較大較強,放射治療的範圍稱“靶區”,即射線集中治療區域,靶區以外則沒有多少射線,正常組織不會有太大的損傷。化療是全身治療為主,藥物進入體內後會分佈到全身各處,不光對實體腫瘤有作用,對微小不可見轉移灶也同樣有很強的殺滅作用。當然現在也有局部治療為主的化療例如介入化療、局部灌注化療等等。
三、他們攻擊的對象不同:放療主要針對相對比較局限的實體腫瘤的根治治療,例如頭頸部腫瘤、肺癌、食管癌、皮膚癌、淋巴瘤等;一些腫瘤的術前、術後輔助治療如乳腺癌、宮頸癌、胃腸腫瘤;另外還有些腫瘤例如骨及腦轉移腫瘤姑息放療等等,而對於白血病等全身性腫瘤,則作用有限。目前70%左右的腫瘤病人在病程的不同階段需要接受放射治療,由此可見放療在腫瘤治療中地位之重要。化療則是針對對化療藥物比較敏感的腫瘤例如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統疾病,乳腺癌、胃腸腫瘤、肺癌、生殖系統腫瘤等等。化療的效果取決於腫瘤的類型和病況,有的可治癒,更多的是抑制腫瘤生長和擴散。
說到這裡有人會問既然它們應用的領域不同,為什麼說化療死得更快呢?這就要看第四點毒副作用。
總的來說放療是以局部反應為主,與放療射野有關。例如頭頸部放療會出現口幹、咽喉腫痛、頸部纖維化、味覺功能減退等等。胸部放療可能會出現放射性肺改變、放射性食管炎等等。隨著放療技術進步,以前經常出現的放射性腦損傷、截癱等則較少發生。化療以全身反應為主,一般是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多見,例如血象降低、噁心、嘔吐,以及靜脈炎等等。而只要處理得當(如配合中藥人參皂苷r g3增效解毒),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傷,心功能損傷,以及“把膽汁都吐出來”的劇烈反應臨床上並不十分常見。現在科技在發展,放化療的毒副作用都在逐步減輕。
由此可見化療的副作用相比較放療更為嚴重。因此在化療的過程中建議配合中藥治療,比如說靈芝、黃芪、人參皂苷r g3等。研究發現在眾多抗腫瘤中藥中人參皂苷r g3抑制腫瘤內新生血管形成;阻止脫落癌細胞在血管壁的著床;抑制腫瘤細胞對血管壁基底膜的浸潤,有顯著抗浸潤、抗轉移作用。臨床實驗證實人參皂苷r g3能有效抑制肺癌、肝癌、胃癌、腸癌、乳腺癌生長,明顯改善臨床症狀、提高生存品質、預防和治療癌症、改善心臟血管功能、抗血小板凝集、保護腦神經細胞、提高機體免疫力。
話說回來,儘管放化療有如此大的不同,其實治療很多腫瘤時候放療、化療和手術是互相配合使用的。現在腫瘤治療講究綜合治療,乳腺癌、肺癌就是綜合治療最常見的病例。至於腫瘤的治療什麼時候該手術,什麼時候該放療,什麼時候該化療,什麼時候該姑息治療,則取決於臨床醫師。不過在這當中建議中藥輔助治療增效解毒,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