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充血腫脹怎麼回事
腳發生充血腫脹的原因通常是很多的,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有些人由於工作的原因長時間站立,一般來講,長期站立是很容易導致腿部發腫,腿部發腫多是由於血液不流暢引起的,不過通過適當的運動是會緩解的,但是如果是病理性的充血,通常是需要查清楚病因,對症治療的。
腳充血腫脹怎麼回事?
第一:心力衰竭和腿部靜脈炎是造成腿部慢性(長期)腫脹的兩大主因。一般靜脈炎會引起疼痛,心力衰竭引起的腫脹則不會痛
第二:高血壓、心臟病、病毒感染或是心瓣膜病變等等疾病使心肌變得衰弱無力,這時心臟無法將血液順利送入肺部,使得肝臟充血而腫脹起來。
第三:還有一些人,如果是腎臟不好的話,也是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的,比如像是一些患有了嚴重腎臟疾病的人,全身各處都會出現腫脹的現象。
注意事項
另外要是在生活之中出現腿腳浮腫這種問題的話,其實還需要注意的就是飲食,在飲食上的話一定要清淡為主,不要吃辛辣的食物,還有就是避免活動多多的休息。
腳腫的可能原因
一、肢體靜脈或淋巴回流受阻:
腳腫有分兩種,局部性的水腫或是全身性的水腫。局部性的水腫以肢體靜脈或淋巴回流受阻為代表,常以單側或者不對稱的肢體水腫為表現。例如,血栓靜脈炎導致阻塞處微血管上游的壓力上升,導致更多液體進入組織間隙形成水腫。又譬如骨盆腔腫瘤導致淋巴回流不順,引起下肢的淋巴水腫。
二、肝的問題:
全身性的水腫則須考慮心、肝、腎等大系統的毛病。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化學工廠,負責合成許多蛋白質,當肝臟機能不足失調,合成的白蛋白不夠時,便會引起水腫,這種情形通常出現在嚴重的急性肝炎、猛爆性肝炎,或者肝病末期。
肝硬化患者因為門脈高壓,血液回流受阻,一方面造成周邊血管擴張,造成水腫;肝臟淋巴液的製造也增加,形成腹水。一方面因為動脈血管內有效容積減少,刺激腎臟對鈉和水分的滯留,進一步惡化水腫的情形。
肝癌末期也常見下肢水腫,除了因為正常肝細胞減少導致合成的白蛋白不足、或合併肝硬化門脈高壓的影響,當腫瘤侵入門靜脈或壓迫下腔靜脈,下肢的血液無法回流至心臟,也會形成水腫。
三、腎臟的問題:
水腫也是腎臟疾病常見的表現,可見於各種腎炎、腎病症候群和慢性腎衰竭。腎臟是人體調節水分的主要器官,當病變導致水分無法正常排出體外,或者白蛋白異常地從尿液中流失,水分的滯留和白蛋白的減少,都會造成水腫。腎臟病的水腫常常是全身性的,輕症從眼瞼和面部水腫開始,後進展到全身,與肝臟多見於下肢且合併腹水的水腫不大相同。
四、心臟的問題:
心臟則是維持血液迴圈最重要的「幫手」,當心臟衰竭時,沒有足夠的血流流過腎臟,導致排尿減少;幫浦也不夠力將血液打回至心臟,導致血液鬱積在下肢,引起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