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嬰兒心肺復蘇按壓方法

心肺復蘇其實是屬於一種比較常見的搶救方法,但是對於嬰幼兒來說如果是要進行心肺復蘇的話就一定要注意按壓的方法,不然的話就會讓他們的胸骨部位在被按壓的時候出現一些損傷的,嚴重的時候還會直接導致他們出現胸骨骨折的,所以說在做心肺復蘇的時候就必須要注意力度問題的。

1、評估和現場安全:急救者在確認現場安全的情況下輕拍患者的肩膀,並大聲呼喊“你還好嗎?”檢查患者是否有呼吸。如果沒有呼吸或者沒有正常呼吸(即只有喘息),立刻啟動應急反應系統。BLS程式已被簡化,已把“看、聽和感覺”從程式中刪除,實施這些步驟既不合理又很耗時間,基於這個原因,2010心肺復蘇指南強調對無反應且無呼吸或無正常呼吸的成人,立即啟動急救反應系統並開始胸外心臟按壓。

2、啟動緊急醫療服務(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EMS)並獲取AED:

(1)如發現患者無反應無呼吸,急救者應啟動EMS體系(撥打120),取來AED(如果有條件),對患者實施CPR,如需要時立即進行除顫。

(2)如有多名急救者在現場,其中一名急救者按步驟進行CPR,另一名啟動 EMS體系(撥打120),取來AED(如果有條件)。

(3)在救助淹溺或窒息性心臟驟停患者時,急救者應先進行5個週期(2min)的CPR,然後撥打120啟動 EMS系統。

3、脈搏檢查:對於非專業急救人員,不再強調訓練其檢查脈搏,只要發現無反應的患者沒有自主呼吸就應按心搏驟停處理。對於醫務人員,一般以一手食指和中指觸摸患者頸動脈以感覺有無搏動(搏動觸點在甲狀輭骨旁胸鎖乳突肌溝內)。檢查脈搏的時間一般不能超過10秒,如10秒內仍不能確定有無脈搏,應立即實施胸外按壓。

(2)環甲膜穿刺:遇有緊急喉腔阻塞而嚴重窒息的病人,沒有條件立即作氣管切開時,可行緊急環甲膜穿刺,方法為用16號粗針頭刺入環甲膜,接上“T”型管輸氧,即可達到呼吸道通暢、緩解嚴重缺氧情況。

(3)氣管切開:通過氣管切開,可保持較長期的呼吸道通暢,防止或迅速解除氣道梗阻,清除氣道分泌物,減少氣道阻力和解剖無效腔,增加有效通氣量,也便於吸痰、加壓給氧及氣管內滴藥等, 氣管切開常用於口面頸部創傷而不能行氣管內插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