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熬中藥為什么要熬兩次

熬煮中藥的時候,大多數的重要都需要長時間熬煮,因為這樣才能夠將中藥材中所含有的藥效完全發揮出來。并且大多數的患者在將中藥購買回家之后醫生都會叮囑他們中藥一定要熬兩次。雖然患者朋友們都會謹記醫生的叮囑,但是對于中藥需要熬兩次這種現象,仍舊不知道是為什么?

將中藥煎煮兩遍,是為了更好地發揮藥效。如果只煎煮1次,藥物的有效成分可能還有一半沒有溶出,但煎煮2~3次,藥物八九成的有效成分能得以利用。

煎藥的具體做法是:首次煎時,將配伍好的中藥放進砂鍋內,加水(不同藥物對水溫的要求有區別,但一般不超過50~60℃)先浸泡20~30分鐘,再添水加熱至煮沸。在藥材煮開前,應用強火;煮開后用弱火,以微火維持20~60分鐘,濾出藥液。然后進行二次煎煮,加水于鍋中煎煮20~40分鐘,濾取藥液。如果沒有時間,可將兩次的藥液混合服用。如果有條件,最好再將兩次的濾液合并煎煮,濃縮至規定量(具體用量要遵醫囑,如要分兩次服,每次約150~200毫升,則煮到300~400毫升),分次服用。

一般來說,煎藥時用水的多少應根據藥物種類確定。調理、滋補類藥物首次煎加水700~1000毫升,二煎加水400~500毫升;解表類中藥首次煎加水400~600毫升,二煎加水250~300毫升;其他藥物首次煎加水500~700毫升,二煎加水300~350毫升。具體加水量,還應根據處方中的用藥種類和量來確定。

此外,中藥煎煮還分為先煎、后下、包煎等不同過程,建議咨詢專業醫生或藥師。

中醫提醒,如果想讓中藥充分發揮效果,至少應煎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