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來走路后腳跟痛
大家都知道,日常我們站立行走,是離不開腳部支撐的。但是有些朋友發現,不知道為什么,早上起來走路后腳跟痛。其實如果不是骨骼問題的話,那么很可能是跟腱問題。一般如果我們長時間進行鍛煉,那么跟腱就會受損,不及時治療,站立和行走的時候,腳后跟就會出現疼痛。
跟腱是小腿三頭肌,即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的肌腹下端移行的腱性結構,止于跟骨結節,是人體最粗最大的肌腱之一,對機體行走、站立和維持平衡有著重要的意義。
跟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腱鞘,而是由腱周組織(脂肪性間隙組織以分隔肌腱和腱鞘)包繞。跟腱炎早期疼痛主要是由于腱周組織的損傷所致。當患者起床或連續步行時,肌腱在腱周組織內活動增大,故疼痛加重。訓練時疼痛也會加重。用手指按壓跟腱有壓痛。如果患者不顧疼痛繼續跑步,炎癥會擴散至肌腱,引起退行性變和纖維化,產生持續性疼痛,活動時加劇。
運動員應停止跑步,墊高鞋跟減少跟腱張力,只要不引起疼痛即應加強腘繩肌彈性練習,穿軟底鞋以保證第一跖趾關節的屈曲。但鞋跟要堅硬。若跟腱無疼痛,可做足趾抬高練習以增加跟腱肌力。跟腱愈合前應避免快速上下坡跑步。
物理治療是關鍵。最關鍵的方法是在膝關節伸直的情況下讓腓腸肌伸展,以及在膝關節略彎曲的情況下讓比目魚肌伸展。力量加強訓練、超聲療法以及電刺激療法也都可以被應用于物理治療之中。消炎藥物可以加速痊愈。用一個腳跟抬高器來對局部進行矯形有時可以幫助跟腱的放松。將踝關節固定在自然狀態(90度)的夜間夾板可以幫助你防止小腿肌肉的緊繃。在一些嚴重的情況下,行走時可能需要借助一些器械的幫助來減少跟腱上的張力。
用泡沫橡膠墊或氈墊抬高足跟,除去鞋幫的壓迫。為了控制異常的足跟活動需用鞋矯形器。在小部分病人,把鞋幫拉長或拆開鞋的后跟縫線可減輕炎癥,把墊子放在滑囊周圍可減輕壓迫。口服非類固醇抗炎藥可暫時減輕癥狀。浸潤注射可溶性皮質類固醇與局部麻醉劑可減輕炎癥。保守治療無效時,可能需要作跟骨后外側手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