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泡不大的原因
海參是一種各個年齡階段都適用的滋養圣品,海參不僅含有較高營養蛋白質,并且還有低脂肪低膽固醇這一系列優點。由于海參是一種海產品,所以極其不容易保存,要想長期保存海參的話,就只有將海參曬干之后進行保存。曬干之后的海參在制作之前都需要泡發,可是海參泡不大的原因是為什么?
海參營養豐富,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易消化,是適合各年齡段各類人群食用的滋補食品。
吃海參的關鍵是什么?泡發。泡發是一項極為繁瑣的工作,海參從干癟到飽滿,要經歷幾天,換幾次水……雖然步驟比較簡單,但在缺少時間與耐心的情況下,很多人都會泡發失敗。
泡發失敗的海參什么樣子?海參掉皮掉渣、有硬芯彈性小、漲發過小或者過大、過于軟爛,都是沒有泡發成功的表現。
為什么會泡發不成功?首先一定要確認操作過程是完全沒有油的,這一點很重要。海參中含有的自溶酶,可以作用于蛋白質,在遇到油的情況下會加速自身所含的蛋白質分解,不僅使海參泡發失敗,還使海參營養流失。
有些海參在煮完、泡完之后,用手一按,會有硬硬的感覺,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海參大小不均勻,煮制的時候受熱不均勻;另一方可能是由于海參浸泡時間過短。海參有硬芯,需要延長煮制或浸泡時間。
泡發海參除了不能沾油之外,對水質、水溫和換水頻率的要求也很高。最好是使用雜質最少的純凈水,否則會影響泡發率。還有就是,泡發時水溫要保持在0-5℃之間,否則海參容易受溫度影響,自溶或者掉皮掉渣。第三點,泡發海參是為了讓海參體壁細胞吸水舒展,因此要每隔8-12小時就換一次純凈水。
很多人在泡發海參時喜歡多泡一會兒,為的是讓海參漲的大一點。如果海參發的太大,就有可能會破壞海參的營養,只要煮透了泡好了,吃起來爽口就可以了,畢竟我們是吃海參補身體,不是參加“比比誰泡的海參大”比賽的。當然了,如果泡的海參過小,可能是海參中加了其他物質,不是正經海參。
海參歸根結底是一種滋補食品,在追求口感和美味的同時,更應該追求的是營養的吸收。只有人體吸收了海參本身豐富的營養,才能充分說明我們達到了吃海參的目的,否則只能是隨便一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