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是啥
人體的組成部分是非常復雜的,而且身體內部的結構是同樣復雜的。血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血小板是血液中一個重要的名稱。只是有的人會發生血小板的疾病問題,這時候人們會比較緊張,所以應該注意檢查治療的。那么血小板是啥呢?
血小板是從骨髓成熟的巨核細胞胞漿解脫落下來的小塊胞質。巨核細胞雖然在骨髓的造血細胞中為數最少,僅占骨髓有核細胞總數的0.05%,但其產生的血小板卻對機體的止血功能極為重要。因血管創傷而失血時,血小板在生理止血過程中的功能活動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創傷發生后,血小板迅速黏附于創傷處,并聚集成團,形成較松軟的止血栓子;第二段主要是促進血凝并形成堅實的止血栓子。
計數意義
血小板計數的概念 是指計數單位容積血液中血小板的數量,血小板計數的正常值為125~320×10^9/L。血小板減少是引起出血時間延長,嚴重損傷或在激狀態可發生出血。當血小板計數50×10^9/L,且血小板功能正常,則手術過程不至于出現明顯出血。
1.血小板增多:當血小板計數>400×10^9/L時即為血小板增多,原發性血小板增多常見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等;血小板增多癥常見于急慢性炎癥,缺鐵性貧血及癌癥患者,此類增多一般不超過500×10^9/L,經治療后情況改善,血小板數目會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術后血小板會有明顯升高,常高于600×10^9/L,隨后會緩慢下降到正常范圍。
2.血小板減少:當血小板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