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定性偏高
尿蛋白偏高是很多人都會出現的一種問題。出現這種問題,說明了人的尿蛋白是呈陽性的,如果是因為生理因素所導致的這種問題,那么患者是不需要過于擔心的,但是如果是因為腎病等病理性原因所導致的,那么患者就一定要足夠重視了,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一、尿蛋白簡介
血液中常會有定量的對人類生命活動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一部分的蛋白會在腎臟的絲球體中過濾進入尿液中,但又會在腎小管被吸收而回到血液中。 因此,若腎臟的機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現的蛋白量只有一點點,但是當腎臟與尿管出現障礙時就會漏出多量的蛋白變成蛋白尿。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正常范圍內定性為陰性,記為(-)。尿中蛋白質含量多達0.15g/24h以上時,稱蛋白尿,尿常規定性可出現陽性。
二、尿蛋白定性偏高原因
患者出現尿蛋白偏高,尿蛋白偏高的原因考慮最多的應該是腎病,因為腎病最容易導致尿蛋白。正常的情況下,蛋白都會回吸收的,如果腎臟出現損傷的情況下,根據腎臟纖維化發展原則即腎臟纖維化開始啟動,腎臟出現回吸收的功能下降,就會漏出一些蛋白,從而導致尿蛋白的產生,出現尿蛋白偏高。
血尿、蛋白尿雖然是判斷腎臟病病情嚴重程度及其預后的重要指標,但是腎病患者不能一葉障目。數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病情能得到真正好轉。只要病情得到控制,潛血、尿蛋白數值自然會降下來。所以要想真正恢復健康,治病于本是最重要的。這就要求患者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徹底治愈腎病。
三、尿蛋白偏高的飲食注意事項
依據蛋白尿種類及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標準的劑量的蛋白質飲食。腎炎者,一般可按正常需要量供給,成人每天為0.8-1.0g/kg。推薦患者選擇生理價值高的蛋白質,如蛋類、乳類、魚類、瘦肉類等。對沒出現無腎功能損害的腎病綜合征者,可供給高蛋白質飲食,蛋白質成人每天為1.5-2.0g/kg,并供給優質蛋白,血漿尿素氮增高者,一般以服用低蛋白質飲食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