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研究:運動后立即喝水易導致抽筋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5日報道,長久以來,人們認為運動后要立刻喝水以防抽筋。但近日,來自澳大利亞伊迪斯科文大學的科研人員通過實驗反駁了這一觀點。他們通過研究發現,運動完立刻喝純凈水事實上會使人們抽筋的痛感更加強烈,而電解質飲料才能降低抽筋的機率。除此之外,電解質飲料還能通過降低鹽和礦物質的含量來緩解陣痛。
科研人員對10位運動后筋疲力盡的研究對象提供不同的飲料,再通過電擊仿抽筋來檢測他們的腿能夠承受多大程度的疼痛。這10位參與者被要求在一間高溫的房間里踩腳踏車,直到他們的出汗量達到體重的2%才能夠停止。運動結束后,一半的人喝普通的水補充水分,而另外一半的人則攝入含有電解質的水。電解質是血液中的一種礦物質,它含有鹽、鉀和氯化物。當人們出汗時,這些物質就會被大量消耗。一個星期以后,兩個實驗組對調測試流程。
該實驗報告的作者 Ken Nosaka 教授說,“過去,對于肌肉痙攣的原因,已經提出了許多理論。但這是第一次確切證明電解質耗盡是肌肉痙攣的主要原因。當我們運動時,電解質隨汗液流失,所以當我們補水時,實際上是在稀釋身體里的電解質,而這正是導致肌肉痙攣的罪魁禍首。”
Nosaka教授和他的團隊發現運動后立即喝水的人更容易肌肉痙攣,而那些喝電解質飲料的則會能夠很大程度地緩解痛苦的可能性。他們通過調整被接入小腿肚的電流大小來檢測參與者的承受度。觸發肌肉所需的電越少,肌肉就越容易受影響。在這一過程中,喝普通水的人要比其他人對弱電流反應更為強烈。
現在,Nosaka教授正計劃進一步研究吸收電解質能否阻止肌肉痙攣。而先前的研究被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開放獲取期刊》上。(實習編譯:李沂宸 審稿: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