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月經量少什么原因
月經是成年女性每個月都會有的生理周期,每個女性的月經量都是不一樣的,而女性在每個月的月經情況都是不同的,有的時候來月經可能會有腰酸的感覺,有的時候可能會肚子疼的厲害,而有的時候可能月經量突然的減少。有事月經量少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
一、月經量少是什么原因
月經量少是指女性來月經時血量過少,或者月經來潮時間過短。月經量為一次月經的總失血量,正常月經量為20-80ml,少于此標準則為月經量過少。一般來說,如果每個周期的一包衛生巾(10片/包)都用不到,而且每片的血量很少,僅僅是沾濕了表面,就屬于月經量少了。
二、月經量少是什么原因?
有些女性是從初潮開始月經量就很少,這可能是子宮發育不全所導致的,而一向正常的月經量突然減少,則可能是激素分泌異常或無排卵性月經等原因所造成的。
三、月經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子宮發育不良。月經是伴隨卵巢周期變化而出現的子宮內膜剝落及出血,若子宮發育不良,如子宮很小或畸形,每個生理周期只有很少量的子宮內膜脫落,導致月經量少。此外,宮內膜結核引起內膜病變或刮宮術等導致子宮內膜受損,也會出現月經量少甚至閉經的情況。
2、激素分泌異常。雌激素能夠刺激女性子宮內膜的增生,如果體內的激素分泌出現異常,就會導致子宮內膜的增生達不到所需厚度,導致月經量少。過度節食、作息無度、情緒不良、生殖系統疾病等都會影響女性內分泌環境,導致激素分泌異常而出現月經量少的情況。
3、無排卵性月經。無排卵的女性也會來月經,醫學上成為“無排卵月經”。這與正常月經不一樣,屬于“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范疇。這種月經的特點是時間不規律,血量很少。
四、月經量少的癥狀
月經量少的癥狀主要表現有女性月經周期、經期基本正常,但月經量明顯減少,每次月經量不足20ml,甚至少如點滴。月經來潮時間不足兩天也是月經量少的表現,嚴重者會發展成為閉經。在中醫上,根據月經顏色、質量、有無腹痛及伴隨癥狀,將月經量少分為血虛型、腎虛型、血瘀型和痰濕型四個分型。
1、血虛型:經血顏色較淡,無血塊,月經來潮時女性伴有頭暈眼花、心悸無力、面色發黃、下腹出現空墜感等癥狀,舌質的顏色比正常人淺淡,脈象細小。
2、腎虛型:經血顏色淡紅,甚至黯紅,質稀,月經來潮時伴有腰酸膝軟、足跟痛、頭暈耳鳴、夜尿頻多等癥狀,舌質的顏色比正常人黯淡,脈象沉弱或沉遲。
3、血瘀型:經血顏色紫黑,有血塊,常伴有小腹脹痛,當血塊排出后腹痛癥狀會緩解。舌質的顏色發紫偏暗,或有小瘀點,脈象細澀或弦澀。
4、痰濕型:經血顏色淡紅、質粘稠如痰,多發于體形肥胖的女性,常伴有胸悶、惡心欲吐的癥狀,舌質淡紅,舌體邊緣見齒痕,舌苔白膩,脈象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