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晚上就低燒
發燒是一種體溫升高的疾病,一般身體有炎癥的時候體溫會自動升高起到自保措施。有些人一到晚上就低燒,白天卻沒有任何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個情況呢?在西醫來看,每天定時發燒是因為身體虛弱造成的,多數跟腎虛有關。具體的相關介紹大家可以閱讀下面內容進行了解。
有一種發燒,它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比較守時,不早不晚,一般在傍晚五六點的時候準時現身(還可能伴有腰背痛、全身乏力、遺精盜汗等癥狀),到晚上睡覺之后又慢慢退去。第二天早上量體溫,一切正常,所以有的中醫稱其為酉時發燒。
可是,為什么有的人每天都會定時醫院在這個時間段發燒呢,這里面到底藏這什么樣的秘密呢?
按照中醫子午流注理論,傍晚五六點正是氣血流注腎經的時候,在這個時間規律性地發燒,一般多與腎有關,腎虛(主要是腎陰虛),腎繹氣血當旺不旺,于是發燒,因而又叫腎虛型發燒。
在日常生活中,有四類人容易出現腎虛型發燒:一是隨著年齡增長腎功能也隨之衰老下降的老年人,特別是體質很差或經常生病的老年人,腎虛往往更嚴重;二是每天工作時間長、強度大,長期疲勞的人。包括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透支體力就容易腎虧;三是剛結婚的夫妻,耗精傷腎,所以容易腎虛;四是青春期的孩子,主要是男孩,會出現腎陰虛,引起發燒。
在學習前人醫案和總結臨床實踐后發現,腎虛型發燒一般都是低燒。但低燒并不是說問題不嚴重或是病癥的初期;相反,低燒,特別是長期的低燒正是腎氣大傷的表現,說明氣血虧耗已經相當嚴重。
人體發燒其實就是體內正氣與邪氣作斗爭的過程,高燒說明機體氣血還很充足,戰斗力還很強,正邪雙方的戰爭進行得非常激烈;如果機體已經氣血不足,體質很虛,正虛邪盛,力量懸殊,正氣奮力抗戰,也只能發低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