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中日醫院李石良:針刀配超聲揪出“凍結肩”的病根兒

受訪專家:李石良, 中華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臨床系副主任,中日友好醫院針灸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擅長:針刀治療頸椎病、頸源性頭痛、腰椎間盤突出癥、膝關節骨性關節病、腱鞘炎、腕管綜合征等脊柱四肢慢性軟組織損傷性疾病。門診時間:周一、三、五上午

(健康時報記者鄭帆影)超聲是西醫的檢查,針刀是中醫的治療,這兩種毫不相干的手段,反而組合成了“黃金搭檔”,把凍結肩的病根兒揪出來了,而且對于鼠標手、狹窄性腱鞘炎等病患,大多一次治療就能解決問題,這也是今后針刀醫學發展的一個必然方向,中華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李石良這樣介紹。

“臨床上,常有患者愁眉苦臉來找我訴苦,患了凍結肩,腱鞘炎等,手指麻木、胳膊抬不起來……做了幾次針刀見效甚微,難道非得去外科挨一刀嗎?”

“我很理解患者的苦衷,比如凍結肩,硬抗著或是練爬墻,很難治愈,有時候擰毛巾、上廁所都費勁,而鼠標手、腱鞘炎,在這個不能離開手機的社會,手指不靈活寸步難行。去外科做手術,住院挨刀,時間和經濟得有一定付出,還會留有疤痕。”

相對而言,針刀算是比較簡便的方法,但由于普通針刀治療時醫生看不見病變組織,只能靠手下的感覺來判斷是否到達了病變位置,而且針刀尖端的刀刃只有0.8毫米寬,切割效率有一定的局限性,眼睛看不見,只能靠增加切割次數來達到治療效果,別小看這些病變位置,周圍的神經血管也很密集,治療過程中神經和血管受到損傷的概率也不小。

如何讓患者一次性解決這些病痛?“我從2010年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并和北京大學相關學科合作進行了深入的解剖學研究,研究的靈感來自于觀摩北京宣武醫院倪家驤教授團隊在超聲引導下做疼痛的治療,針刀能不能也安上這樣一雙“透視眼”呢?”

經過理論研究,并在38具“大體老師”(捐獻的遺體)身上進行設計與實驗,獲得了確切的解剖學依據,證實超聲引導下針刀治療技術是安全可靠的,還發現了和以前有所不同的病變位置。比如說凍結肩,對于抬不起胳膊的癥狀,一般醫生只是分析可能是由于肩關節內的粘連,大多只關注疼痛的位置并給予治療,往往是治標不治本。

在超聲下能清晰看到病變部位,觀察到患者腋下部位肩關節囊明顯增厚,可能與肩關節活動度嚴重受限密切相關,增厚的原因大概與炎癥導致的水腫有關,針刀的切割減壓減張則最擅長對付這類病變,就像在“注水肉”上扎一下就會有水流出來一樣,對減輕水腫有直接作用。但由于腋下的神經血管及淋巴結密集交錯,要是“盲扎”的話風險可不小。因此,一般做針刀都是從肩膀的上部進針,只能松解表淺部位的韌帶和肌肉,對腋下增厚的病變關節囊則無能為力,在超聲引導下實施針刀治療就能避免這些風險,直接達到病變部位,標本兼治,使患者快速康復。

2018年超聲引導下的針刀技術正式應用于臨床,從實際效果看,鼠標手治療二十分鐘左右,大約七成的患者能一次解決問題。而狹窄性腱鞘炎的治療只需5分鐘左右,絕大多數患者基本上都可一次治愈。“隨來隨治,不需要住院,而且這些治療都在醫保范圍內,花費也相對便宜。有些膽子大的患者,還可以一邊接受治療一邊看著屏幕上的影像,親眼看到治療的過程,我還能趁機給他們做做科普。”李主任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