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煎藥方
由于每一個人的身體素質不一樣,所以每個人身體的過敏源也是不一樣的,當接觸到一些令自己身體過敏的東西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過敏反應,過敏嚴重的患者甚至可能會呼吸不順,所以一定要遠離令自己過敏的東西,在出現過敏現象的時候,要及時吃一些能夠幫助脫敏的藥物,那么治療過敏的煎藥方都有哪些呢?
過敏煎乃當代大家祝諶予所制,藥凡四味,由防風、銀柴胡、烏梅、五味子組成,藥雖平淡,但組方嚴謹,臨床療效卓著,被學者稱為當代經方。方中有收有散,有補有泄,有升有降,真大家之制也。亦有學者將方中銀柴胡改為柴胡亦妙,取柴胡、防風之散與烏梅、五味之斂,誠師法仲景桂枝、白芍之配伍,有異曲同工之妙,為和調陰陽之典范。筆者曾于臨證小試,于虛風內擾之過敏性疾患頗效,可根據情況加減使用,如加黃芩以清熱,加白芍以增酸斂,合桂枝湯以調和榮衛,合瀉白散而瀉肺熄風。
如過敏性蕁麻疹屬于風寒者,加桂枝、麻黃、升麻、荊芥;風熱者加菊花、蟬衣、銀花、薄荷;血熱者加丹皮、紫草、白茅根;熱毒內盛加連翹、銀花、甘草、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藍根。過敏性哮喘,常加萊菔子、白介子、蘇子、葶藶子、杏仁。過敏性紫癜,常加藕節炭、血余炭、荊芥炭、茜草根、旱蓮草、仙鶴草。過敏性鼻炎,常加白芷、菖蒲、辛夷、菊花、細辛、生地、蒼耳子、葛根。冷空氣過敏癥,加桂枝、白芍、生姜等。
【處方1】銀柴胡(12g)、烏梅(12g)、防風(12g)、五味子(12g)、辛荑(12g)、牡丹皮(12g)、黃芪(15g)、白術(12g)、炙甘草(6g)。
【處方2】烏梅(15g)、五味子(12g)、柴胡(12g)、防風(12g)、白芍(12g)、鉤藤(6g)、地龍(6g)、山萸肉(6g)、代赭石(6g)、前胡(6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適用病癥】用于益氣固表、散風祛濕、肝之陰血虧虛、血燥生風、陰虛風動、內風上擾、搖鐘而鳴、過敏性鼻炎、咳嗽變異型哮喘。其癥狀為鼻癢、連續噴嚏、大量清水樣涕、鼻塞、臨床多表現為咳嗽反復發作或持續不斷,常在夜間或晨起發作或加劇,以干咳為主,時有少量白粘痰,偶伴喘息、胸悶,脅肋隱痛,咽干口渴,舌紅少苔,脈弦細。患者多為過敏素質,既往常有個人過敏史或患有過敏性疾病,如蕁麻疹、濕疹等。支氣管激發試驗或舒張試驗陽性。
【按】本方證乃為肺、脾、腎虛,復感外邪的本虛標實之證。故治以益氣固表,散風祛濕,柔肝熄風,肅肺降逆通鼻竅。方中銀柴胡甘寒益陰,烏梅酸斂化陰生津,防風辛溫散風祛濕,五味子酸溫益氣斂肺,黃芪、白術、炙甘草益氣固表,辛荑散邪,通鼻竅,加牡丹皮清熱涼血,從而使方藥相合于病情。標本兼治,相得益彰。現代藥理研究證明,烏梅能抗過敏,可以因為非特異性刺激,產生更多游離抗體,中和侵入體內的過敏原。牡丹皮能抗變態反應。兼脾虛者,加山藥30g,茯苓15g,大棗6枚,兼腎虛者加淫羊藿12g,補骨脂12g,菟絲子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