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控制心率的藥

年輕人的年齡平時心跳過快過慢都沒有什么影響,都是由于運動過速導致的心理不平衡,休息一段時間能恢復,這只是因為成年人年紀輕,所以身心的調節比較好,可以在沒有任何病理性的狀態下完成這一項條件,但是對老年人來說控制心率就非常重要,因為心率心跳異常,會導致很多問題出現。

心跳異常 后果很嚴重

心率過快易動脈粥樣硬化

心率過快,危害健康,縮短壽命,主要源自于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陳魯原解釋,因為心率是反映交感神經興奮性的一個窗口,而交感神經興奮增強是包括高血壓在內的許多心血管疾病發生、發展的重要機制之一。

尤其是高血壓患者,若經常心率加快,可使血管內血流加速、壓力增高,引起血管內膜損傷,在損傷處可出現脂質沉著,形成粥樣斑塊(即動脈粥樣硬化)。因為心率加快、心臟收縮力加強,容易引起心臟左室肥厚,而左室肥厚的高血壓病人猝死率明顯增加。因此,專家建議,高血壓患者的心率最好不要超過80次/分鐘,有心絞痛的病患,晨起心跳次數應控制在55~60次/分鐘。

房顫 腦卒中風險增3~5倍

除了心率過快外,心房纖顫(簡稱房顫)也是與高血壓相關、危害嚴重的心跳異常,房顫患者發生腦卒中的風險是無房顫者的3~5倍。

如果人的心跳會時快時慢、跳跳停停,稱之為“心律失常”,房顫就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陳魯原介紹,房顫的表現是心跳絕對不整齊,并常伴有心跳過快。規律的心跳是由心臟竇房結支配的,而發生房顫時,改由心房肌導致跳動了,因此無規律、心臟泵血不佳,由于血流緩慢,血液滯積,血液容易凝集成為血栓粘在心房壁上,脫落后堵塞血管,引起心臟病發作或腦卒中。

房顫發生與年齡增長、臟器機能有關。一般無心臟病的成年人房顫發生率為0.5%,60歲增至2%~4%,60~79歲增至4%~8%,80歲以上發生率增至8%~10%。

特別要關注的是,高血壓與房顫經常相伴,100例房顫中,9~22例有高血壓;100例高血壓中,4~6例出現房顫,其余是并存,無法分清發生的次序先后。高血壓情況下,人體血管外周阻力增高,心臟需要加大力來泵血,用力收縮,久而久之造成心肌肥厚,心臟巨大。心房擴大后,容易出現心房肌收縮,產生房顫。

心跳有總數 “心動”過快會短壽

心跳,是醫學名詞“心率”的俗稱。自然界里,有一條很有意思的規律,心率快的動物壽命短:老鼠每分鐘心率300~500次,壽命只有1~2年;烏龜每分鐘只有心率6~10次,正常可活上百年甚至數百年。事實上,除了特別的冬眠動物外,如大象、長頸鹿、熊貓等,大部分動物的心率都快過人類,而人類屬于自然界里心率偏慢的,同時也是較長壽的。

健康人正常情況下,心跳是勻速的,睡覺時會減慢至50~60次/分鐘,吃飯或運動時加快,陳魯原介紹,一般人跑完400米,心跳加快至80~120次/分鐘,感覺氣喘吁吁而且心臟猛跳,突然面對老虎、毒蛇等緊張或興奮的情況,心跳到要從嗓子眼蹦出來,脈搏都數不過來,這是正常的。如果快步走一下,心跳就超過100次/分鐘,那才是不正常。

運動員或體格特別健康者,心率、脈搏會強而有力,安靜時心率僅為50~60次/分鐘,短跑運動員跑完400米,可能心率也僅加快至100次/分鐘。

“并不是心率越低越好,竇性心動過緩會要命。”專家介紹,如果心率及脈搏少于50次,多數是病理性,需要治療,嚴重者要安裝心臟起搏器來加快心率。原理是心跳過慢,心房供血不足,導致人體缺氧缺血,出現代償性心室加快運動來供血,室運動過速,反而造成回不了血,就會出現猝死,嚴重者可能死于睡夢中。運動、日常活動后心跳也無法回到70~80次/分鐘的人,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