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碰到皮膚怎么處理
草酸是一種弱酸性的化學物質,它存在很多的蔬菜中,比如冬筍、菠菜等,草酸含量高的食材,我們需要進行焯水處理,去掉部分草酸,這可以避免食用之后跟體內的鈣元素結合形成草酸鈣,從而引起腎結石等疾病的發生。而草酸碰到皮膚是會出現紅腫疼痛的,還會腐蝕皮膚,需要馬上有清水清洗接觸到的皮膚。
皮膚由于碰到草酸后出現紅腫,是由于草酸的腐蝕性引起的,可以使用清水進行清洗。如果手上的草酸較多,可以用肥皂水沖洗。
草酸:學名乙二酸 草酸有毒。草酸是弱酸的,具有一定的腐蝕性,一般需要稀釋后進行使用的。對皮膚、粘膜有刺激及腐蝕作用,極易經表皮、粘膜吸收引起中毒。草酸屬于酸,應用堿性的物質中和的,肥皂和牙膏都屬于堿 ,可以中和草酸。
草酸遍布于自然界,常以草酸鹽形式存在于植物如伏牛花、羊蹄草、酢漿草和酸模草的細胞膜,幾乎所有的植物都含有草酸鈣。草酸是植物特別是草本植物常具有的成分,多以鉀鹽或鈣鹽的形式存在。秋海棠、芭蕉中以游離酸的形式存在。
草酸是無色單斜片狀或棱柱體結晶或白色粉末、氧化法草酸無氣味、合成法草酸有味。150~160℃升華。在高熱干燥空氣中能風化。
1g溶于7ml水、2ml沸水、2.5ml乙醇、1.8ml沸乙醇、100ml乙醚、5.5ml甘油,不溶于苯、氯仿和石油醚。0.1mol/L溶液的pH值為1.3。相對密度(d18.54)1.653。熔點101~102℃(187℃,無水)。低毒,半數致死量(兔,經皮)2000mg/kg。
擴展資料
1、草酸又名乙二酸,廣泛存在于植物源食品中。草酸是無色的柱狀晶體,易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醚等有機溶劑草酸根有很強的配合作用,是植物源食品中另一類金屬螯合劑。
當草酸與一些堿土金屬元素結合時,其溶解性大大降低,如草酸鈣幾乎不溶于水。因此草酸的存在對必須礦質的生物有效性有很大影響;當草酸與一些過渡性金屬元素結合時,由于草酸的配合作用,形成了可溶性的配合物,其溶解性大大增加。
草酸在100℃開始升華,125℃時迅速升華,157℃時大量升華,并開始分解。
可與堿反應,可以發生酯化、酰鹵化、酰胺化反應。也可以發生還原反應,受熱發生脫羧反應。無水草酸有吸濕性。草酸能與許多金屬形成溶于水的絡合物。
2、草酸的危害
草酸的危害和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草酸在人體內不容易被氧化分解掉,經代謝作用后形成的產物,屬于酸性物質,可導致人體內酸堿度失去平衡,吃得過多還會中毒。
而且草酸在人體內如果遇上鈣和鋅便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不易吸收而排出體外,影響鈣與鋅的吸收。
兒童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的鈣和鋅。如果體內缺乏鈣和鋅,不僅可導致骨骼、牙齒發育不良,而且還會影響智力發育。
過量攝入草酸還會造成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