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寶寶莫名其妙的發燒怎么辦

寶寶發燒雖然是一種常見的問題,但是對于新手爸媽來說,總是會莫名的著急。看著寶寶臉燒的紅彤彤的,而且也沒有精神,新手爸媽會不可避免地手忙腳亂。即使是有發燒經歷的寶寶家長,也不能確定他們的處理方式是否正確。那么,寶寶莫名其妙的發燒怎么辦呢?

孩子發燒吃什么水果好

小孩發燒吃什么水果好?爸媽可以給孩子吃蘋果、香蕉、荸薺、草莓、梨等水果。多喂白開水或蔬菜水果汁,有利于出汗和排尿,促進毒素排出,才有利于疾病的恢復。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發燒期間不要吃涼的,建議爸媽把水果溫熱一下再給孩子吃哦。

蘋果:具有整腸作用,對于利尿、消除疲勞有很大幫助。

香蕉:可以在孩子發燒時食用,能增加孩子口感,以及水分。主要作用是通便。

荸薺:可明目退翳,治痔瘡,大便下血。預防流腦,高血壓,可輔助治療慢性咳嗽、吐濃痰。

草莓:酸酸甜甜,十分好吃,還具有很好的降火功效。中醫認為吃草莓可以去火、清暑、解熱、除煩。

梨:有清熱生津、潤肺化痰功能,常用于熱病津傷,煩渴消渴,熱咳燥咳,氣喘失音等。

孩子發燒怎么按摩退燒

發熱多是機體正氣與外來邪氣相搏斗,機體免疫力較強的表現,一般情況下不需要特殊處理。但高熱(體溫在39℃以上者)時,人體內環境失衡,臟腑功能紊亂,特別是小孩,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易出現驚厥,需要緊急處理。試試給寶寶按摩這五個“退燒穴”。

1、曲池、合谷、外關穴

曲肘,橫紋盡處,即肱骨外上髁內緣凹陷處為曲池。合谷俗稱“虎口”,在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凹陷中。曲池與合谷均屬于手陽明大腸經,既能疏風解表,又能清瀉陽明。外關在腕背橫紋中點往上取兩橫指。外關穴是八脈交會穴之一,是解表退熱的要穴。用毫針刺這3個穴,能降體溫。也可按摩這3個穴,同時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向上推向肘部約300次。

2、大椎穴

大椎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是督脈與身體十二正經中所有陽經的交會點,總督一身之陽,是解表退熱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針點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約推100—300次。

3、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個。十宣穴急救用途較多,民間廣泛應用于熱病、癲癇、小兒驚風等。高熱時,用三棱針點刺放血,出血3—5滴為宜。

刮痧療法是人們常用的民間療法之一,對高熱也有奇效。可以選用上述穴位進行刮痧,也可以選背部沿督脈和膀胱經、腋窩、肘窩較大面積處,自上而下,先輕后重,刮至局部皮膚出現紫紅色痧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