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化用的藥有哪些呢?
咳嗽,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都是生活中很常見的疾病,這些疾病的高發人群是兒童,尤其是孩子出現咳嗽,有時候長時間不能康復,這個時候醫生都是會讓做霧化的,霧化對于治療這些疾病效果是非常好的,霧化雖然好,不過一般人對于霧化不是特別的了解,特別是霧化時所用的藥物,下面介紹霧化用藥配方。
霧化用藥配方
霧化治療是把藥物放在霧化器中,通過直接吸入的方式進行給藥治療,對小兒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效果比較好,疾病不同,癥狀不同,藥物配伍也不同。抗感染時常選用慶大霉素、地塞米松、生理鹽水;化痰時用氨溴索、生理鹽水,霧化后可配合吸痰;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時選用糖皮質激素溶液、溴化異丙托品,但是具體用量需要根據兒童體重、病情輕重具體制定。
霧化吸入治療目前已成為治療兒童呼吸道疾病的常用方法,尤其對于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咳嗽變異性哮喘、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加重、喘息性支氣管炎、喉氣管支氣管炎等患兒均具有顯著療效。該療法是將藥物通過霧化裝置輸出體積更小的藥物微顆粒,在短時間內主要通過呼吸道沉積于局部,從而發揮藥效,具有使用方便、應用藥物劑量小、作用于局部對全身副作用少、快速緩解癥狀、兒童使用無痛苦等優點。不少家長多按照患兒需求,自行購買霧化裝置來進行家庭霧化治療,但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以減少操作的不規范帶來的影響。
1. 裝置的選擇。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以下3種霧化裝置,超聲波霧化器、壓縮式霧化器及微網霧化器,三者作用原理不同,效果也有差別,而影響其治療效果的主要區別在于霧化顆粒大小的不同。超聲霧化器產生的微顆粒在9微米左右,無法沉積于下呼吸道;壓縮式霧化器的微顆粒在5微米,可沉積于下呼吸道;而較新型的微網霧化器,其微顆粒則在3微米,可沉積于下呼吸道、末梢支氣管、肺泡。以上不同導致三者的作用部位有所差別,因此,家長應根據醫生的對患兒疾病、病位的判斷,選擇合適的霧化裝置,避免延誤病情。
2. 保證霧化液的劑量。因霧化過程中藥物微顆粒會沉積于管壁及面罩,據統計至少為0.5ml,患兒遵醫囑選擇合適霧化藥的進行霧化前,因此,家長應保證霧化液劑量至少3-4ml,藥物不足時酌加生理鹽水。
3. 霧化前盡量控制患兒飲食。霧化前可少量飲水,但需盡量控制飲食的攝入,因霧化液會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在患兒食物后可能會引起嘔吐等癥,因此,家長應盡量控制患兒在霧化半小時前的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