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心率大于脈率是怎么回事?

有些人在進行體檢時會發現有心率大于脈率這么一種情況出現,正常情況下人們的心率和脈率都是保持統一的,而身體出現了不良情況時就比較容易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出現了心率大于脈率的這種情況時是需要人們能夠格外注重起來的,因為情況嚴重了是有可能給人們帶來生命危險的,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心率大于脈率是怎么回事。

心率大于脈率是不可能出現的。正常情況下,脈率和心率是相等的。之所以出現脈率,是由心臟有效收縮將血液射出,達到外周血管而出現脈率。所以心臟收縮一次,就會出現一次心率,然后就會出現一次脈率。推理出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來說,是先有心率,然后才會有脈率。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經常會見到心率大于脈率的這種說法,這種情況一般是指心房顫動。在心房顫動時,心率要大于脈率,一旦出現心房顫動的情況,需要進行積極的檢查以及治療。檢查的項目包括心電圖、心臟彩超、冠脈CTA、冠脈造影以及核素的心肌顯像。通過這些檢查,我們可以了解造成房顫的原發病,比如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心臟瓣膜病、二尖瓣關閉不全、二尖瓣狹窄,以及擴張性心肌病、心肌炎等等,都可以造成心房的顫動。一旦出現心房顫動,需要積極的治療。治療的方面包括藥物治療,可使用美托洛爾來控制心室率,用胺碘酮可以轉復成竇性心律。如果藥物的治療沒有效果,可以做手術治療,比如射頻消融術,使房顫的心率轉成竇性的正常心率。

所以正常的情況下心率和脈率是相等的。另外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就是當出現房顫的時候,心率是大于脈率的。因為心房的異位起搏點多,所以心率偏快,但心臟有效的搏出量并不是和心率相當,所以血液到達外周血管引起的搏動就會低于心率。這就是房顫的病人脈搏短絀的原因。按照這個理論,心率只能是大于等于脈率,不會小于脈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