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不要以為腰痛就是腎虛,告訴你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原因

腰痛在現代人群中,比比皆是,上到7,80歲的老年人,中到40歲左右的中年人,還有10多歲的學生哥也腰痛。

很多中老年人,腰一痛就問醫生:醫生,我腰痛是不是因為我腎虛。還有很多病人只直讓醫生幫他找出腎俞穴的位置,他說回去艾灸補腎治腰痛。這些都能讓醫生欲言而言,秀才碰到兵,越解說會越懷疑醫生的專業性。感覺醫生沒自已懂,這樣的病人是越來越多,因為健康類知識普及得不錯,但是他們忘了一個重要的點,那就是他們從媒體得知的知識是不全面的,大海一顆水而已。

說了這么多,現在來說說腰痛病的常見類型與定義:腰痛一般是指腰的一側或兩側發生疼痛,也有部份朋友是在腰正中脊柱上痛,我們都統稱為腰痛。

腰痛大至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癥型:

1,風寒濕型腰痛,這種腰痛一時癥狀輕,一時癥狀加重,碰到天氣變化,受寒受風后癥狀加重比較明顯,腰部痛處不固定,今天痛左邊,明天痛右邊,游走性的為風重,中藥我們用九味羌活湯加減來祛風通絡。

如果痛點不變化,局部加熱后明顯疼痛減輕,這是寒邪引發的腰痛,中藥可用姜附四物湯加減來治療。

還有一個就是濕引發的腰痛,患者感覺腰重,腿重沉,有酸疫的感覺,這個就是濕在作怪。中藥用腎著湯加減來除濕為主方向。

如果是濕存在體內太久,加上有情志不舒,濕遇上氣郁就化成了濕熱,這個時候我們就應清熱與祛濕并重,一起下手雙調,方子可以用四妙丸加減就可以了。

2,腎虛型腰痛,看到這,就知道我說腰痛不止是腎虛了是正確的了,腎虛腰痛以酸痛,肌肉松軟為主要表現,伴有常常腿無力,勞累后加重,手腳怕冷或者手腳心發熱。手腳心怕冷者是腎陽虛,手腳心發熱的是腎陰虛。在治法用藥上是有所區別的,

腰痛兼有手足心發熱的,我們用左歸丸或六味地黃丸來滋養腎陰。

腰痛兼手足心發涼怕冷的,我們用右歸丸或金貴腎氣丸來溫補腎陽而治腰痛。

如果是腰痛沒有明顯怕冷怕熱的現象,那就是青娥丸的主治范圍了。

3,瘀血型腰痛,這個腰痛好診斷,在腰上皮膚表面往往會看得見青黑色的浮絡,而且病人夜間疼痛加重,活動后好轉,少部份人會給醫生說,疼痛時皮膚像有針在刺一樣的疼痛。

對于瘀血型的,我們就主打活血化瘀止痛就行了,方子也簡單,桃紅四物湯,身痛逐瘀湯就是對癥而效宏的方劑。

上面的幾種治則是治療腰痛長效的方法,我們常見用的針灸推拿,往往在治療時大家都只是按解剖學與運動學的知識在針刺。而忘了因證施治的原則,所以部分病人效果很好,部份病人效果不理想。

針灸也可以有補瀉手法與配穴,但是真正應用中醫思維下針的醫生已經不多了。所以,西化的中醫針灸也有效,只是病人太容易反復發作而已。

中醫應當以中醫思維為主,這也是近年來國家中醫資格考試開始重視的東西。病人有時也是單純圖速效,而不從體質上去調治。最終長年忍受疼痛反復發作。苦啊。